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苑艺海-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水浒》中王伦形象从哪里来?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施耐庵先生《水浒》中,就梁山人物有名姓者写110 人.其中两人最后不见于石碣,那就是梁山第一任大头领王伦和第二任大头领晁盖。

王伦是个不第秀才,因东京考试落第,没奈何走上梁山的.此人在全书里笔墨不多,仅出过两场,一次是豹子头林冲逼上梁山;一次是晁盖等7 人劫生辰纲后投奔梁山.两次上山虽不同时,但两次上山都点出了王伦的缺德、少才、无智,而又处处妄大自矜,妒贤嫉能。

从此,王伦形象就成为心地狭隘的形象符号,成为落第秀才、小人得志的写照。

萨孟武认为,“王伦因落第而竟落草,这可视为‘穷则发奋’的证据.然而秀才配做甚么事? 所以得到梁山泊之后,就心满意足,只求保守,不求进取,连一个林冲还不敢收留,哪里配收罗天下英才,出来逐鹿中原.这可视为‘舒则苟安’的证据”(《水浒与中国社会》,岳麓书社1987 年11月).有诗为证: “独据梁山志可羞,嫉贤傲士少宽柔;只将寨主为身有,却把群英作寇仇”(汪远平《水浒拾趣》,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年12月).梁山泊必须摒弃王伦这样的小人,结束王伦独霸梁山时代,它才能兴旺发达、四海归心。

人们都认为施耐庵把王伦这个角色写活了,这是一个极为成功、完臻的形象.这一形象有无借鉴和依据呢?

有人认为,施耐庵把王伦作为梁山的人物是有来由的.华山说: “我认为这可能就是暗射庆历中王伦一伙的起义军首领”(《宋史论集》齐鲁书社1982 年11月)。

《宋史》中是确有王伦其人其事的。

“庆历三年(1043 年)五月,虎翼率王伦叛于沂州(山东临沂).七月乙酉,获王伦”(《仁宗纪》).据欧阳修说,这次暴动还是有声势的,“近闻沂州军贼王伦等杀却忠佐朱进,打劫沂、密(山东诸城)、海(江苏海州)、扬(江苏扬州)、泗(安徽盱眙北)、楚(江苏淮安)等州,邀呼官吏,公取器甲,横行淮海,如履无人,比至高邮军,已及二三百人,皆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其王伦乃衣黄衫,据其所为,岂是常贼? ”(《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八)“昨王伦暴起京东,转攻淮甸,横行千里,旁若无人.既于处处无兵,须自京师发卒.”(同上,卷一百)

这个王伦,起事于山东,人员也不过二三百人,可是他的一大特点就是穿黄衫等犯禁物,而且提出“天降圣捷指挥”,是彻头彻尾反叛宋王朝的好汉.因为施耐庵是极其鄙视小兵王伦其人其事的: 他不能“替天行道”,像宋江那样一心为了“招安”.施耐庵把仁宗年间造反的小兵王伦借用为他小说中的和林冲、晁盖唱对台戏的角色,“或许因为他是个聚众起义的首领,与宋江、晁盖有些相象,所以《水浒传》作者不管年代先后,也把他扯进了梁山泊去了”.(何心《水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9月)而他更深沉的用意,是因为小兵出身的王伦“在封建正统观是非伦理的丑角.施耐庵将此名移植于梁山,并冠以唐人传奇所贬的妖精绰号‘白衣秀士’,可见他对触犯甚至反对朝廷的是没有好感的.”(珠马《〈水浒〉否定王伦,其实是否定农民革命》,《社会科学报》1992 年8月6日)

看来,施耐庵是很讨厌“王伦”这个名字的.有人根据王伦起义的全部史料,认为“王伦起义前于宋江,活动地区大略相同,起义经过两者亦极相似.这便是《水浒》作者所以把王伦送上梁山泊的可能理由”(华山《宋史论集》).但也有人认为,此王伦起义时间短促,参予者亦仅几百人,把他塑造为梁山泊的王伦,是有可能;但那个“南北宋之间,另有一个王伦,做过宋朝和金邦的议和专使,《宋史》有传,这个与《水浒传》中的白衣秀士王伦似乎更无关系了”(何心《水浒研究》).但也有人认为,施耐庵“是别有匠心的.在他写作前,见于本本,宋朝就出现过两个王伦,一个是胡铨上奏请斩的王伦;此人乃东京无赖,靠三次使金,成为官场红人.虽非强盗,但却为宋元正人君子视为奸佞者”(珠马《〈水浒〉否定王伦,其实是否定农民革命》).由此看来,施耐庵鉴于人们厌恶“王伦”这个名字,就采用形象思维中的王伦了。

《水浒》是否以历史上实有其人的王伦,作为书中心肠狭隘的特有符号,还待于进一步认识.(盛巽昌)

下页:《我的太阳》所指为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