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千秋功罪-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太平天国失败后有多少人流亡海外?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太平天国史学者罗尔纲教授曾说,天京沦陷后,太平军中人多有走避海外的。

那么有哪些人出奔、安居海外呢? 这里说的海外,泛指香港、澳门以及南亚、美国等地,当时都是清政俯鞭长莫及的地方。

香港因毗连广东,是太平军将士出亡海外理想的落脚点和桥头堡.早在天京内辽后,洪秀全的大舅子,能文善武的赖汉英,目睹同室操戈,心灰意冷,从南京溜出,在香港寄居多年,本世纪初始返回家乡.此说虽有传奇色彩,不足为信.但天京沦陷后,有些太平天国人物匿居香港却是事实.现在有本本在案的,是曾担任水军司令官的森王侯裕田,他以开设金成泰店为掩护,暗运军火粮食接济太平军漳州余部,后来和另一个匿居香港的毛王某先后被引渡到广州杀害。

据简又文调查,洪秀全的三个本家侄子也避难香港: 琅王洪魁元以铲磨剪刀掩护;琅王洪绍允初以贩卖咸鱼为业,后来当上了警察,继又在九龙红砌开设广济堂药店;瑛王洪春魁,逃到香港后改名为洪和,自卖身为猪仔赴古巴充任挖鸟粪劳工,后返香港悬壶行医.他也就是后来辛亥革命前夕,策划建立“大明顺天国”的洪全福。

挂一漏万.上述仅是能够列举名字的头面人物,至于其他流亡海外之人,估计还多些,但随着岁月流逝,因缺乏文字和口碑传世,就阀失了。

不少的太平军成员是赴美国,有人说这是与美国要开垦西部,需要大量劳工有关;但是19 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也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工.英国少校、“常胜军”领队戈登不就是在攻陷苏州后,将太平军俘虏充作猪仔,用兵轮装到海外圭亚那等处英国殖民地当苦工吗? 可见美洲也是需要劳工的,那么这些太平军成员为什么要横渡太平洋跑向美洲呢? 像洪仁歼长子,能以英文会话的洪葵元,在天京失陷后出逃,由广东浮海,来到美国哥朗帮工,后就寄住南美洲英属圭亚那.据广东花县纪念馆调查称,洪仁玕的后代在美国是确有其人的.国民党元老陈友仁的父亲,也是流落南美洲西印度群岛马提尼克的太平军将领。

太平军余众和后裔出走香港和海外,绝大多数人已销磨了斗志,由此默默无闻.据传洪秀全的两个小儿子,被封为光王的洪天光和明王洪天明,从香港转辗流离到印度加拉吉打,开设钟表店业;据简又文说,抗战期间有洪青鸟(译音)者,在重庆美国军部活动,自称由印尼来,原为洪天王后人;又说,近年在香港又得闻印尼有华裔绅士名洪约翰者,自称天王之后,其先人屡经播迁,流落该处,并于年前在香港偶遇一洪姓青年,自云即来自印尼之洪姓族人,并云其先代确为天王之裔逃难至南洋一带.诸说不一.此外还有说“天王家族,当南京陷落时,尚有逃往日本而入其国籍者,经改姓矢野氏,其子矢野兴,尝为驻粤使馆随员”.抗战时期有个叫矢崎的日本侵华军军官,在1939 年某日来到广东花县官禄怖,说是奉命来访问洪氏家人,他还携去《洪氏宗谱》.这些洪秀全后裔在海外,但仍不能界定,这是因为都是口碑言传,不足为信,难以为凭.尤其是本世纪初,鼓吹反清革命,人们发现香港和海外中下层的洪门组织都崇仰太平天国,因此又有幼天王洪天贵福和辅王杨辅清在旧金山创立美洲洪门三合会之说.“辅清既导洪福由欧至美,西友即倾其产业以奉养之;凡华人有来美者,皆出资赡其衣食,结为死党,是后来者渐多,始创一会曰三合会,华人之在海外秘密结杜自此始,其所在地名,则旧金山也,其党人相会之暗号名曰三水共合,始创之祖则曰齐福天,即颠倒洪福字而成”(《太平天国轶闻》).甚至还炮制大批太平军将士像潮水般拥进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洋等地,“其后太平天国失败,洪秀全、陈金刚诸部将亦多远赴美洲,重张旗鼓.”(冯自由《革命逸史》)“失败之后,起义之洪门弟兄,不能容身于国内.于是杨辅清率领数万弟兄赴美洲,平南王黄德滋率领数万弟兄赴澳洲(平南王建立之洪门会所,尚存于澳洲大金山),黄仲涵之父率领数万弟兄赴爪哇,其余多赴南洋各地,从事开发工作”(《上海洪声》创刊号).事实上,杨辅清从未到过美洲,也未“为美洲旧金山三合会开幕之祖”(胡蕴玉《太平轶史》),他只去过澳门;黄德滋等乃乌有人物.炮制者的这种莫须有的说法,无非是参照唐人传奇中的虬髯客或《水浒后传》李俊赴暹罗创业重演而已,但也反映了当时太平军将士多有匿居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洋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代中国,它已不再是封闭世界了.在此大背景下的太平军将士,当其失败后在大陆不能安身时,是懂得出奔海外的,所以就产生上述的真真假假的多种说法;囿于时空因素,这里所举的每种说法,即使是言之凿凿,也还是事隔经年后人的调查和追记,至于臆测,推理和编造那就更多了,但它确也为人们提供思路,为什么对太平军将士流亡海外有这么多种说法,而太平军究竟有多少将士匿居香港和海外,看来还得随着今后文化学术的频繁交流,方能有较多的资料证实.(盛巽昌)

下页:清太祖为何杀害同胞弟?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