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民族宗教-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印度佛塔始建于何年?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在神州大地上,耸立着一座座巍然挺拔的佛塔,使高山更为雄伟壮观,让古城更加神秘诱人,为中华大好河山增添绚丽多姿的异彩.佛塔起源于印度,梵语为Stupa,音译为窣堵波,是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逐渐与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形式与民族风格相结合而创新建筑了造型不同、形貌多样的中国佛塔.然而,人们是否知道,印度的佛塔起源于何时? 创建于何地? 流传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引起史学研究工作者的激烈争论.有人认为: 佛塔的制作是佛祖释迦牟尼在成道30日后亲自宣告大众的,他们引述《华严经·净行品》中“始欲建塔,当愿众生,施行福佑,宄畅道意”.又引《摩诃僧祈律》卷二十三中: “尔时世尊起伽叶佛塔,下基四方,周匝栏楯,圆起二重,方牙四出,上施盘盖,长表轮相,佛言作塔应如是”.再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杀事》卷十八中: “应可用砖两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台,高一二尺,方二三尺.准量大小,中竖轮竿,次安相轮,其相轮重数,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宝瓶”.说明佛陀不但阐述了造塔的功德,还具体描述了造塔的步骤与规定.但是,也有人认为: 《华严经》所述仅仅是佛塔的名词在印度的最早出现,而《杂事》是佛灭后的著作,因此不可作真。

有人引证流行在东南亚国家的一则传说,佛陀在世时,有弟子询问,怎样才能表示对佛的虔敬,佛陀听罢,将身上披的方袍平铺于地,再将化缘钵倒扣在袍上,然后再将锡杖竖立在覆钵之上,这样,佛塔的雏型便基本出现,认为这是佛塔形制的最早发生,可惜,这段传说并未见之于文学记载,可靠性是不大的。

倒是《十诵律》卷五十六和《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三的两段记载颇能提供早期佛塔的资料,前者说: “起塔法者,给孤居士深心信仰,至佛所,头面礼足,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世尊游行诸国时,我不见世尊,故深谒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指甲)、发言: 居士,汝当供养此爪、发.居士即时白佛言: 愿世尊听我起发塔、爪塔”.后书也说: “时波斯匿王闻世尊造伽叶佛塔,即敕载砖七百车诣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 世尊,我得广作此塔不,佛言得,……即便作塔,经七月七日乃成,成已供养佛与比丘僧”.这两书上所叙述的给孤居士即给孤独长者,佛在世时拘萨罗国首都王舍城(今印度沙雉德、马维德)的富商,曾以黄金铺满祗陀王子的祗园精舍,而共同将精舍捐献作佛陀的说法重地,波斯匿王是当时的拘萨罗国国王,都是在佛教传布史上极为著名的佛的信徒和大护法.以上所说可认证为印度佛塔的最早建造者。

也有人根据《长阿含经》第四《游行经》记载的释迦牟尼在末罗国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涅槃(即逝世)后七国建造佛塔的资料作证说: 佛陀逝世火化后,出现许多圆明皎洁,坚固不坏的舍利子(即灵骨),当时与佛陀有因缘的七国国王都派使者礼请佛舍利,拘尸那伽城居民拒不给与,引起争执,后在一香姓婆罗门调解下,将全部佛舍利平分八份,七国与拘尸那伽城各得一份,以后各建佛塔一座供养佛舍利,据《八大灵塔名号经》记载,这八座佛塔分别建立在(一)迦毗罗卫城的佛伽诞生地蓝毗尼;(二)摩揭陀国佛成道时沐浴处尼连禅河畔;(三)波罗奈斯城佛初转经轮的鹿野苑;(四)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五)曲女城;(六)王舍城;(七)广严城;(八)拘尸那揭(以上四至八处均为佛说法处).另外,香姓婆罗门分得舍利瓶所建立的舍利瓶塔,毕钵村人民所得火葬焦炭所建的焦炭塔,这样,这10 座佛塔可称最早出现的佛塔.遗憾的是: 上述佛陀在世时所建两塔和佛涅槃时所建10 塔迄今均已荡然无存,连遗址也无处考查勘察,因此有人怀疑其史实价值。

大多数学者赞同既有文献记载又有部分实物存在的阿育王8.4 万塔说: 阿育王或译阿输伽王与无忧王,公元前3 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他建立了空前的全印度大统一的帝国,在东征羯陵伽国时,看到了战争的惨状,大动悔悟之心,为了忏悔前愆,摆脱悔疚之苦,便皈依佛教,定为国教,印度建塔之风在这时达到空前的高潮.据《阿育王传》卷一和《善见律毗婆娑伦》卷一记载: 阿育王曾敕令收集佛涅槃时所建八大灵塔舍利,分别在8.4万处各建佛塔一座,据传,在这些灿若繁星的众多佛塔中,有19 座安立在我国,今浙江鄞县阿育王寺舍利塔便是其中仅存的一座.又据考古学家鉴定: 今印度马尔瓦附近的桑奇大塔主体覆钵部分就是阿育王佛塔的遗迹。

佛塔的形成与世间一切事物同样,有一个发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佛陀在宣扬教义时,必然会提到塔与造塔的功德和程序,其弟子如给孤独长者与波斯匿王等依仗其雄厚的实力而遵循佛陀教诲建造出实物形式的佛塔,但是,这种佛塔尚处在原始的初级阶段,简单而低矮.尔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蓬勃发展,塔的建造逐步进展,佛陀逝世后,各国护法国王为了表示对人天师尊的崇敬,相约造塔,安放供养佛舍利以作永久的纪念,到阿育王年代,这位以全身心崇奉、供养佛陀的君王,倾其全国财力建造8.4 万佛塔,至此,佛塔的规模已趋完善优美.(董健身)

下页:新月何以象征伊斯兰教?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