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
[作品简介]
韦伯的钢琴小品《邀舞》 (作品第六十五号) ,又名《华丽回旋曲》,作于1819 年.乐曲具有圆舞曲的风格,它细腻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欧洲上层社会舞会中男女宾客双双入舞的场面和神态.1841 年经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后,华丽的配器使音乐形象和情节更加鲜明、生动.1896 年指挥家温加纳又进行了一次改编,1911 年舞蹈家佛金根据此曲配以舞蹈,改编为舞剧《玖瑰之幽灵》。
[欣赏提示]
《邀舞》bD大调、3/4拍子,由引子和四大段落及尾声连缀而成.因为第一大段落的一个主题多次出现,使这部作品又具有回旋曲的特点.引子音乐为中速,由出现在低音区和高音区的两个不同性格的“对话”旋律组成: 低音区的旋律 (下例□①处) 代表了男宾的问话,高音区的旋律(下例□②处) 则代表女宾的回答:
□
低音旋律每一句都停留在不稳定音上,似是男方在征询、邀请的语调;而高音旋律则是女方略带羞怯的回答,经过简短的重复,乐曲显得更加热情,最后两个旋律重叠成复调形式,似乎双方交谈的更加融洽而携手步入舞池.第一大段落是活泼的快板,由以下四个旋律片段构成:
①是本曲中最主要的主题 (或可称为回旋曲的主部) ,它热情洋溢、刚健有力,似表现了跳舞者的那种兴奋而激动的心情:
□
②音乐活泼而优美,它表现了女宾婀娜的舞姿:
□
“③”和“④”生动地表现了舞者在飞快地旋转着.接着是“①”之音乐主题的再现,若从回旋曲角度看,可视为主部的第一次重现.第二大段落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在旋律、节奏、力度上与前面音乐的情趣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部分主题旋律如下:
□
作者在这一段标有“优美” (Lusi ngando) 的表情术语,表现了舞者融洽而亲切的神情.中间部分运用了同一音乐素材,但加入了一些离调的手法,并形成低音区 (下例□①处) 和高音区 (下例□②处) 两个旋律对话式的特色: □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只是结尾略有变化,由原来的半终止改为全终止.第三大段落的速度情趣更加欢快,并进行了频繁的转调,因此与前面抒情温和的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它由三个音乐素材构成:
①转为f 小调:
□
②为C 大调:
□
随后第一素材部分的音乐再现并通过模进发展,进入bA 大调的第三素材部分:
□
在这继续欢快的飞舞中回到了第一大段落,但运用了变化再现,原来的四个旋律片段的次序重新进行了编排和加以某些变化,使乐曲气氛更为热烈、欢腾.主部主题亦穿插其中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再现.结尾部又出现了引子中男女对话的音乐,仿佛是男方将女方礼貌地送回座席,相互致谢道别,音乐在和谐甜美的气氛中结束.(主旋律谱见本书“名曲曲谱选”第72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