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音乐故事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戏曲音乐
来源:中国音乐故事 作者:

1) 南曲"四大声腔"

元明之际,南戏逐步兴盛,它兼收并蓄,形成以南曲为主兼收北曲的唱腔结构.南戏在流传中融合各地民间音调及结合当地方言,形成不同的声腔体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海盐腔是南曲形成较早的声腔,在昆山腔兴起之前,一度曾是南曲主要声腔.它为曲牌联套结构,演唱用鼓、板、锣等打击乐器而不用管弦.明万历后地位被昆腔取代而至绝响。

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一带.其形式亦为曲联体结构,演唱不用管弦而只用鼓板.具通俗活泼的演出特点。

戈阳腔为高腔类戏曲声腔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起于江西弋阳.其唱腔中运用帮腔与滚调构成其特色.弋阳腔在各地流传中派生出诸种声腔,称为"高腔".它以很强的适应性与乡土气息 ("向无曲谱,只沿土俗"; "错用乡语"; "改调歌之") 适应乡镇戏曲生活的需要,在剧坛上经久不衰。

昆山腔又名"昆腔","昆曲",是明代戏曲声腔中成就高、影响广的南曲声腔.它在元末明初已形成.其产生大致有二个阶段: ①元末南戏流传昆山地区,与当地语言及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改进而产生了昆山腔; ②至明嘉靖年间,久居昆山地区的魏良辅 (1522~1572) 集张野塘等民间艺术家之力,在原昆山腔基础上总结与汲取北曲艺术成就以及南曲诸腔长处,前后历经十年,总结出一整套唱曲理论,建立了委婉细腻、号称"水磨调"的昆腔体系.改革后的昆山腔、熔南北曲于一炉,其演唱讲究咬字发音,节奏上板式变化多样,运腔上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伴奏上发展成以笛为主,箫、管、笙、三弦、琵琶、月琴、鼓板等乐器共建的乐队形式.昆腔自明中叶到清初,产生众多优秀作家与作品,其中以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尤为著名。

2) "乱弹"的兴起与"花"、"雅"之争

随着地方戏曲的繁荣、兴起,乾隆年间,戏坛上出现"雅部" (昆曲) 与"花部" (昆曲之外地方戏曲) 的相对峙局面.这场"花"、"雅"之争持续有半个多世纪,大致有三次较大的交锋: 一是乾隆初年,京剧与昆曲抗衡.京腔"六大名班"一度压倒昆曲.后京腔被引进宫廷予以"规范"成为御用声腔,对抗遂消失; 二是乾隆四十四年,川籍秦腔演员魏长生进京,歌楼一盛,使昆京相形见绌.清政俯以行政命令强行禁演,勒令秦腔艺人改习昆弋.魏长生被迫南下扬州、苏州,反而唱红、扩大了秦腔的影响; 三是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其后四大徽班进京称盛,与雅部争胜.虽然清政俯又发禁令,但不再奏效.徽班兼习汉调之长,又融汇二黄、西皮及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为最后取代昆曲独尊地位奠定了基础。

3) "乱弹"声腔系统的发展

戏曲音乐的四大声腔系统明清时期已基本形成,除昆腔腔系属雅部外,花部中高腔腔系是由明弋阳腔演变派生的诸声腔; 梆子腔系是源于明"西秦腔",最早创用板式变化结构的戏曲声腔; 皮黄腔系是以二簧腔及西皮腔为主要腔调的剧种.从戏曲音乐史上看,西皮调与二簧调的合流,不是在同一时期、地区完成,而是可大致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合流过程: 清前期皮簧腔在南方徽班的合流与发展; 清中期乾隆五十五年徽班入京徽秦结合; 清道光间汉调入京与皮簧的再度合流。

下页:器乐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