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影视艺术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电影的流派
来源:艺术欣赏 作者: ( 字号:   )

电影流派主要由同一社会条件下思想倾向与艺术观点相近的编导以相近风格创作而逐渐形成,也可由一群志同道合者自觉结合、公开标榜共同的电影主张并照此创作而形成。

电影的流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电影流派之多、主张之杂至今尚难以全面、清晰地阐述.下面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电影流派:

美国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是驰名全世界的美国影城,它制作的《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关山飞渡》《克莱默夫妇》等大批优秀影片,在世界影坛上独领风骚,拥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好莱坞有"梦幻工厂"之美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好莱坞影片,在思想内容上往往逃避社会现实生活,缺乏思想深度,但在艺术上却相当精美而考究,经常采用舒展流畅、循序渐进的叙事手法和戏剧性结构方式.这期间,好莱坞生产了独具特色的警匪片、两部牛仔片、还有喜剧片、科幻片等.这些影片大都不是通常说的"艺术片",而是具有高度娱乐性的"娱乐片".当然这些娱乐片也是寓教于乐的,如其中著名的西部牛仔片,往往塑造正义勇敢的牛仔形象,歌颂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主义精神,并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好莱坞精心制作的这些娱乐片,吸引了全世界的广大观众。

本世纪60 年代以后,好莱坞电影的品种和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和发展,其次还表现在对艺术的新追求、新探索.如现实主义影片《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等,都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并从中反映出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这类影片不加粉饰和雕琢,强调和突出纪实性,追求朴素自然的风格,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表现人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使人的生命放射出壮美的光彩。

不过,好莱坞电影的主流仍然是商品化的娱乐片.这些娱乐片色彩缤纷,光怪陆离,千姿百态,可以满足各层次观众的欣赏要求,其中最为流行的影片类型是科幻片、恐怖片、西部片、强盗片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一电影潮流是顺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形势而产生的.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意大利,战后社会一片动乱,人民在极度贫困和绝望中挣扎.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进步的意大利电影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目光从形式主义转到现实主义,努力反映意大利人民的现实生活,创造了一批著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这股清新蓬勃的电影潮流,影响极为深远,至今仍被許多进步电影艺术家奉为楷模。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特点是: 注意表现日常生活和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强调纪实性,反对矫揉造作,排斥戏剧性因素,追求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靠真情实感打动观众,并激励观众思索生活、改变命运.如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罗马十一点》,影片的故事梗概是: 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打字员,因为当时人们大量失业,就业又极为困难,所以前来应聘的达上千人.天刚蒙蒙亮,早就有人在排队等候了,之后,陆续到达的妇女们挤满楼梯,你推我搡,破楼梯突然倒坍,把这些可怜的妇女们压在了石头下面,使許多妇女受了伤.影片着重从不同侧面描写了10 个不同命运的妇女,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的贫困、动乱和腐朽.影片的结尾新颖别致,余韵悠长: 惨案过后的第二天,一个幸存者一大早又来排队,因为那个打字员的职位仍未确定.这部影片没有任何曲折离奇的戏剧性情节,只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日常性"加以表现。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打破传统的明星制,大胆起用非职业演员扮演角色,从而給新现实主义电影带来充满活力的新面孔,使电影更具有写实性、更具生活化,如《偷自行车的人》的主演,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失业者。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再一个特点是纪实性.影片几乎全用实景拍摄,导演鼓励摄影师扛上摄影机到街头拍片子.这类影片往往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个故事梗概或剧本大纲,对话也是即兴式的.另外,新现实主义电影不强调蒙太奇的主观性,而是让画面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

法国的"新浪潮"及现代派电影

本世纪50 年代末,在法国兴起了"新浪潮"电影,这股电影思潮的主要特点是: 反对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强调生活化和纪实性,有的往往带有现代派艺术的荒诞性和精神分析特点。

例如,《四百下》 (又译为《胡作非为》) 这部"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着力表现了一个失去了家庭温暖的孩子逃学、撒谎、闲逛等一系列不含有戏剧冲突的日常生活琐事,全片绝大部分镜头在现场用实景拍摄,造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流"。

这类电影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用意识流手法揭示人的潜意识.它往往自由转换时间和空间,使时空错位的电影画面,成为一种人的潜意识的外化.例如,被称为电影史上的一颗"原子弹"的《广岛之恋》,大幅度自由运用镜头,电影画面一会儿是40 年代,一会儿又回到50 年代; 一会儿是日本的广岛,一会儿又回到法国的德寇占领区.过去和当前两种场景,用对白和音乐穿插在一起.在法国的地窖里,出现的是日本酒吧间的音乐; 在日本又出现法国音乐.影片通过这种"时空错位"的表现手法,着力揭示和渲染人物心灵深处一般难以显露和表现出来的潜意识。

"新浪潮"影片和现代派电影,有的独具特色,别开生面; 有的则比较晦涩难懂,甚至令人不知所云.有的导演往往只顾表现个人的风格,而对影片的内容不感兴趣.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现代派电影,没有故事情节,连人物姓名也没有,人物用X、Y 等代号.另一部现代主义电影《蚀》也有这种情况。

"新浪潮"和现代派电影,作为一种思潮,对后来的意大利、德国电影以及世界影坛,都有深远影响。

下页:电影-近代科学技术的产儿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