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果随录》)
太仓王文肃公,锡爵,号荆石,为人谦恭温厚,广积阴功,为神庙首辅。虽贵显,终身不二色。梵宇无大小,皆书额护持。晚年命工以金银汁,画大士像,手书《心经》于上,施人供养。子缑山先生,讳衡,亦榜眼。孙烟客先生,讳时敏,增修世德,笃信三宝,每至黎明,即盥漱礼诵。尝谓人曰:‘吾十七岁,持《金刚经》,至今年垂八十,未尝缺一日。’俭岁,首创粜官米,兼煮粥济民。同里孝廉陆允升,梦至一大寺,见六人挑豆至,黄豆中杂以蚕豆。或问之,旁一老僧曰:‘此皆烟翁前生所积善业也,大善计一蚕豆,小善计一黄豆,共有六担。’孝廉曾以此遍告人,是以知之。生子九人,孙二十余人,皆掇巍科,跻显要。第八子讳掞者,复登相位,先生赠如其爵。荣盛未艾。
[按]太仓累叶声望,或见于国史,或载于家乘,美不胜书。兹特于愿云师《现果随录》中,节出一二,以志篇末,聊为劝善之一助。
【白话译文】
江苏太仓王文肃公,名锡爵,号荆石。为人谦恭温厚,平时广积阴功。明朝神宗皇帝时为首辅。虽地位贵显,终身不纳妾。佛寺无论大小,都书额护持。晚年命工匠用金银汁画观音大士像,手书《心经》一卷于画上,布施与人供养。儿子缑山先生,讳衡,考取榜眼。孙子烟客先生,讳时敏,增修世德,笃信三宝,每天清晨起床洗漱后即拜佛诵经。王文肃曾对人说:“我从十七岁开始每天诵《金刚经》,至今年已八十,从来没有间断一天。”在粮食歉收年岁,先生首创粜官米,并煮粥济民。同乡孝廉陆允升,梦见自己来到一座大寺,见六人挑豆来,黄豆中杂有蚕豆。有人问此豆怎么不一样,旁边一老僧说:“此都是烟翁前生所积之善业,每做一件大善,就以一粒蚕豆计数。若是小善就以一粒黄豆计数,总共积有六担,孝廉将此梦境经常说给人听,所以笔者知此事。烟客先生有儿子九人,孙子二十多人,都高登科第、跻身显要。第八子伟技,于清朝康熙年间任文渊阁大学士。先生也受赠相应爵号。子孙荣盛发达,历久不衰。[按]太仓地方历代有声望之人,有的收录在国史,有的载于私家笔记,美不胜书。在此特于愿云师所编《现果随录》中节选出一二,置于本书篇末,权且作为劝善之一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