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三十二头 一牛三还
来源:安士全书 作者:周安士 ( 字号:   )

三十二头

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其最小妇,名毗舍离,才智无两,波斯匿王以妹待之。其家有三十二子,皆力敌千夫。最幼一弟,乘象过桥,逢宰相子,掷之桥下而伤。乃欲谋报仇,制七宝马鞭三十二,阴藏利刃于内。到毗舍离家,每人各赠其一。而又密奏于王,谓此三十二人,天下无敌,今阴怀异志,利刃在鞭矣。王即索之,信以为实,尽斩三十二人头。函封甚固,送至毗舍离家。而是日毗舍离,正请佛斋僧,见王送函来,谓是助其斋供,欢喜欲开。佛不听许,待僧食竟,佛为说法,毗舍离遂得阿那含果。然后开函,见是三十二头,由断爱欲,不生衔恨。而三十二妇家亲族,皆大豪贵。共集兵马,欲往报仇。王时大恐,趋至佛所,兵遂围绕祇洹,伺王欲杀。阿难问故,佛言:‘过去世,此三十二人,共盗一牛至老母舍,将欲杀之,老母欢喜,为办杀具,食之皆饱。尔时牛者,即今王是;盗牛者,今三十二人是;老母者,即今毗舍离是。由杀生故,多生以来,常被其杀;由老母见杀欢喜故,多生以来,常见三十二人被杀愁苦。’于是三十二妇家,闻佛所言,忿怒顿息,不敢攻王,向王忏悔。王亦释然,不问其罪。[按]三十二人,生处豪贵,复自有故。佛言:迦叶佛时,有一女人,以香涂塔,三十二人共往助之。故多生以来,常处尊贵,恒为母子。今值佛故,各得道迹。

一牛三还(《感应篇解》)

万历己丑,太原船户王彦须,借富翁某银一两八钱,未偿而死。一日,富翁见王腰系白带,走入牛坊,少顷,报牛生犊,视之,腰下有白纹。牛既壮,使牧人卖之,嘱其止取价一两八钱。路遇何屠,如其价买去。后有农夫,见其强健,欲买以耕田,增价至二两六钱买得。其牛善耕,且不须人照管。一日无故死山岩下,农恨甚。既而知富翁家卖出,因问此牛何故止卖一两八钱。富翁曰:‘此牛即王彦须也,彼所负止一两八钱耳。’何屠闻之,始大悟曰:‘王欠我肉钱八钱,我故多卖其八钱耳。’久之,农亦恍然曰:‘我曾欠王彦须银未还,然则今亦还矣。’因共叹异。[按]禁宰耕牛,律有明文。每见禁榜徒悬,鼓刀如故者。由于禁之不得其道耳!若其见有牛肉,听各色人等,皆可持赃出首,衙役一无拦阻,随拘卖肉之人,根究杀牛处所,取其盆堂锅灶而拆毁之。且罚其所有,以赏出首者。仍月月遣人密访,自无蒙蔽之患。

【白话译文】

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其小妾名毗舍离,才智无双,波斯匿王把她当妹妹看待。毗舍离生有三十二个儿子,都很勇猛,能力敌千夫。其最小一子,有一天骑着大象过桥,遇见宰相的儿子,即把其掷于桥下。宰相怀恨在心,密谋报仇,于是制成三十二条七宝马鞭,于鞭内暗藏利刃,到毗舍离家,每人各赠一条。又悄悄向国王告密,说此三十二兄弟,天下无敌,怀谋反之心,马鞭中都藏有利刃。国王立即派人搜查得实,即信以为真,尽斩三十二兄弟之首。然后把人头装进匣子封闭牢固,送到毗舍离家。而这一天毗舍离正在请佛斋僧,见国王送匣子来,以为是助其斋供,很欢喜地要将匣子打开,佛阻止了她。待众僧受食后,佛为她说法,毗舍离当下证得阿那含果。然后才让她打开匣子见此三十二颗人头。毗舍离因此时已断爱欲,所以心中不生瞋恨。而三十二人的妻家亲族,都是大豪贵,立即集合兵马,要向国王报仇。当时国王非常恐惧,赶快逃到佛的住所,大队兵马随即围绕祇洹精舍,伺机要杀国王。阿难问佛缘故。佛说:“过去世时,此三十二人共偷一头牛到一老妇人家,准备宰杀。老妇人很欢喜地为他们备办杀具,大家一起饱餐了一顿。当时之牛,即是今之国王。偷牛之人,即是现在被杀的三十二人。老妇人即是今之毗舍离。此三十二人因杀牛之罪,多生以来,常被他人所杀。由于老妇人见杀欢喜,多生以来,常见三十二人被杀而心怀愁苦。”于是那三十二妇家亲族听佛所说,愤怒顿息,不敢再攻杀国王,一起向国王忏悔。国王也消除了宿怨,不追究其罪。[按]三十二人出身豪贵,也都有前因。佛说:“在迦叶佛时,有一女人,用香涂塔,三十二人一起前来助她。所以多生以来,他们常生在尊贵家庭,并且总为母子。今因遇佛,各得道迹。”

明朝万历己丑,山西太原船户王彦须向某富翁借了一两八钱银子,未还而死。一天,富翁见王彦须腰系白带走进牛栏里。一会儿,家人报喜说母牛生了小牛,富翁走近一看,小牛腰下有白纹。及至牛长壮,让牧牛人牵去卖,并嘱咐只收银一两八钱。路上遇到何屠户,按此价买了去。后来又有一农夫,见其牛很强健,想买去耕田,何屠户增价到二两六钱卖出。其牛很会耕田,而且不用人照管。有一天,此牛无故死在山岩下,农夫非常气恼。不久他得知此牛是从富翁家卖出的,就同何屠户一起去问富翁此牛为何只卖一两八钱。富翁说:“此牛是王彦须转世的,他生前只欠我一两八钱银。”何屠户一听,恍然大悟说:“王彦须曾欠我肉钱八钱,所以我多卖了八钱。”过了一会儿,农夫也忽然说:“我曾欠王彦须银钱未还,那么现在花银买牛,而牛无故死了,也算是还清旧账了。”因此众人都感叹因果报应不可思议。[按]禁止宰杀耕牛,朝廷有明文告示。但是,每见榜文高贴墙上,而暗地里杀牛依然如故。这是由于禁止不得法啊!若见有牛肉,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取走牛肉到官府告发,衙役不可拦阻。随即前往拘捉卖牛肉之人,追究杀牛场所,将其盆堂锅灶全部拆毁。并罚他所有资产,用以奖赏告发之人,进一步月月派人秘密查访,自然就不会再有隐瞒杀牛之事发生。

下页:勿弃字纸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