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印造经文
来源:安士全书 作者:周安士 ( 字号:   )

[发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天下最易失者人身,至难闻者佛法。如来不出世,则天上人间皆如长夜。不特庸流局于所见,即儒者亦囿于所闻。仰首观天,以为止此日月,而不知有微尘之刹土。以为厥初生民,始于盘古,不知旷劫以来,阅历无边劫数。天帝、天仙,以为至尊无对矣,不知轮回六道,尚等凡夫。身死之后,以为形灭神消矣,不知一点灵光,生生不昧。父母眷属,身殁之后,遂谓无可如何,岂知得此法门,纵经千生万劫,自有酬偿之道。善士坎坷,恶人得志,即谓天道难凭,岂知宿业所招,纤毫未爽。大矣哉,如来之教典!真所谓渡海之慈航,幽途之宝炬,婴儿之乳母,而凶岁之稻粱也。宜阿难结集之时,梵王、帝释皆执持幡盖,四大天王皆捧持高座之四足也。岂世间之书籍,可仿佛其万一乎?印之造之,其容已乎!

世尊于无量劫前,为求佛法,亡身舍命。有时为一句一偈,或捐王位,或弃妻子,无所不至。夫固以甘露法门,不能常有于世耳。世俗不知,往往轻视佛典,岂知二三千年后,欲求片纸只字,而不可得乎!《法灭尽经》云:法欲灭时,比丘所服袈裟,自然变白。况三藏教典乎(《楞严经》最先去,《弥陀经》最后去)?自此以后,当过八百八十万六千余年(前八百四十万六千余年,当在第九小劫内算。后四十万年,当在第十小劫内算),而后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下生成佛,此间方有佛法(贤劫中第五佛)。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共四小劫,皆无有佛(人寿一减一增,为一小劫。每一小劫,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至第十五小劫,师子佛出世后,相继成佛者,共有九百九十三尊,可称最盛。而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四小劫又无有佛。迨二十小劫,楼至如来出世后(即韦驮菩萨),而后千佛之数方满,娑婆世界亦坏矣。自是以后,复经六十小劫(二十小劫世界坏,二十小劫世界空,又二十小劫,未来星宿劫之世界复成),方有日光如来出世(此未来宿星劫第一尊佛)。夫以佛法之难遇如此,吾辈幸生其际,岂可入宝山而空手乎?北俱卢洲,寿皆千岁。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目不见愁忧之状,耳不闻争夺之声。较之唐虞三代时,犹胜百千倍。自世俗观之,以为非常之盛世矣,然犹列于八难(*指见佛闻法存在八种障难,即地狱、饿鬼、畜生、郁单越、长寿、聋盲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之中者,以其但享痴福(宿生所修,止于痴福),不信三宝,不知出世之法耳(韦驮菩萨不能感化此洲,故仅曰三洲感应)。吾是以读‘人其人、火其书’之句(*语出韩愈《原道》),而不胜怜悯云。

【白话译文】

[发明]虽有可口佳肴,若不品尝,便不知其滋味。虽有至善之道,若不修学,便不知其奥妙。天地之间,最易失去的是人身,最难听闻的是佛法。释迦如来若不出现于世间,天上人间,皆如漫漫长夜。不但才智平庸之人所见不多,就算是博学之鸿儒也所知有限。人们仰头观察天文,以为宇宙之中只有曰月星辰罢了,却不知虚空之中有微尘数世界。以为地球上最初有人类是从盘古开始,殊不知久远劫以来已历经无边劫数。人们只道天帝、天仙是最为尊高不过的,不知天帝、天仙也同样逃脱不了六道轮回,与凡夫没有区别。人们以为身死之后,形体既灭,识神也随之消散,不知人死之后一点灵光,仍然生生不昧。人们以为父母眷属身死之后,便无可奈何,哪知有幸得遇此微妙法门,纵使经过千生万劫,也自有酬偿之法。世间往往好人行善却命运坎坷,坏人为恶反能平步青云,有人就认为天道、福善、祸淫之法则难以依凭,岂知宿业所招感之善恶果报,丝毫都不会差错。伟大啊!如来所说之三藏教典,真可说是救渡苦海众生之慈航、照亮黑夜险途之光明宝炬、初生婴儿嗷嗷待哺之母乳、饥荒年岁之活命稻粮。理当阿难结集佛经之时,梵王帝释皆执持幡盖,四大天王为其捧持高座之四足。岂是世间任何书籍所能比得上万分之一的?因此,印造流通佛经,怎能容许停止呢?◎世尊于无量劫前,在因地时,为求得佛法,不惜牺牲性命。有时为了获得一句一偈,或放弃王位,或抛妻离子,可说是无所不舍。这是因为上妙的甘露法门,在世间不是随时都能遇到的。可是世俗之人不知佛经的珍贵,往往对佛教经典持轻视之态度。哪知再过两三千年之后,想要获得佛经上的片纸只字也不可能了。据《法灭尽经》上说:“法欲灭时,比丘所服袈裟,自然变白,何况三藏教典呢(其中《楞严经》最先消失,《阿弥陀经》最后消失)?自此以后,要再经过八百八十万六千多年(前八百四十万六千多年,应该归入第九小劫中算。后四十万年,应归在第十小劫中算)之后,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降生人间成佛,此世间才开始又有佛法(弥勒菩萨成佛是贤劫中的第五尊佛)。过此之后,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共四小劫中,都没有佛诞生世间(人的寿命一增一减,称为一小劫。每一小劫,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到第十五小劫,师子佛诞生人间之后,陆陆续续成佛的,共有九百九十三尊,可称是佛法最隆盛时期。此后,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共四小劫中,又没有佛诞生人间。到了第二十小劫,有楼至如来(即韦驮菩萨)降生世间成佛,贤劫千佛之数刚好圆满。同时,娑婆世界也崩坏了。自此之后,又须经历六十小劫(其中前二十小劫世界崩坏,中二十小劫世界不存在,后二十小劫,即未来星宿劫世界又再度形成),才有日光如来诞生世间(此是未来星宿劫的第一尊佛)。可见佛法是如此难遭难遇,我们很幸运生在有佛法之时期,怎能入宝山空手而归呢?◎北俱卢洲之人,寿命都达千岁以上。他们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想吃什么美味就有得吃。从来没有忧愁苦闷,也没有争斗掠夺之事。比起中国古时唐尧、虞舜、夏、商、周时代,还要胜过百千倍。就世俗之眼光来看,以为那已是非常鼎盛清明之世界了,但以佛教之眼光来看,仍被列入八难之中。因为他们只知享受病福(他们宿生所修的也不过是此种痴福而已)而不信三宝,不知有出离世间之妙法(韦驮菩萨因为不能感化此洲之人,所以仅称为三洲感应)。因此,当我读到韩愈《原道》中劝僧侣还俗为民、劝烧毁佛经道书之文时,真是对他感到无限地怜悯!

下页:法界惟心图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