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清河善政
来源:安士全书 作者:周安士 ( 字号:   )

下附征事二则《出自《文昌化书》》

帝君曰:予既离恶道(遇佛之后),受形于赵国,为张禹之子,名勋,长为清河令,宽明自任,人不忍欺,待吏如僚友,视民如家人。吏有失谬者,正定之;驰慢者,勉励之;鲁莽者,教诲之;诡诈者,诘难之;争财贿者,以义平之;争礼法者,以情谕之;为贼者,使偿其赀;伤人者,使庭拜其敌;初情可悯者,犹宥之;本心可恕者,犹出之。必词穷心尽而后付之于法。若夫失出之罚,容恶之谤,予所不辞。为政五年,而雨旸以时;蝗疫不作,小民之祷颂兴焉。

[按]汉世良吏多矣,有如帝君之视民如伤,慈祥恻怛者乎!乃考之史鉴,但见曲诋张禹,而后人之善政无闻,然则史鉴,果可尽信乎哉?

【白话译文】

帝君说:“我遇佛之后,既已出离恶道,转世为人,投生于赵国,为张禹之子,名勋。长大后为清河县令。为官一向宽仁大度,光明磊落,不忍欺人。待下属官吏如同僚朋友,视百姓如同家人。官吏们偶有过失,我就及时纠正;有懈怠轻忽的,我就劝勉鼓励;鲁莽行事的,我就耐心教诲;狡诈阴险的,我就查究驳斥。计较俸禄不公平的,我就用道义劝化。争论典章制度不公正的,我就以情理晓谕。做贼的,我就使其偿还钱财;打伤人的,我就让他登门赔礼道歉;初犯情有可原的,我就宽免。若不是出自本心还可饶恕的,就尽量释放。遇到词穷心尽无话可说而仍不思悔改的,我才不得不付之以法。至于审理案件,我往往重罪轻判或应判刑而不判刑,有人谤议我宽容罪犯,我对此从不辩驳。为官五年,阴晴适时,风调雨顺,蝗灾瘟疫不起,百姓祷天谢地称颂我的政绩。”[按]汉朝虽有很多好官,却没有能比得上帝君这样关心民众疾苦、慈祥恳切的。查考有关历史书籍,只见有诋毁张禹的,而其后人张勋之善政却无有记载。然史书岂可全信?

下页:雪山大仙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