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唐宋诗词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辛弃疾
来源:唐宋诗词欣赏 作者: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作者辛弃疾简介〗辛弃疾 (1140~1207) , 字幼安, 号稼轩, 今山东历城人.他生长在北方沦陷区, 曾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南归后, 未被重用.他担任过湖南、湖北、江西安抚使等职, 后遭排挤.然力图恢复中原, 雪耻报国之志至死不渝, 词风豪放悲壮, 后人将他与苏轼并称"苏辛"。

〖导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题为"怀古"的词作, 实际上是借"怀古"而寓伤今的情怀。

辛弃疾在宁宗开禧元年 (公元1205) 任镇江知府.有一次他登临京口 (今镇江市) 北固山, 仁立在北固亭上, 俯視滚滚不尽的长江, 缅怀往事, 思念当今, 词人心潮澎湃, 奋笔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怀古词作, 大都离不开用典.辛弃疾这首词里的历史故事运用虽多, 但能紧扣住镇江的有关史实, 并融情于景, 写得贴切自然, 使思想内涵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的统一, 增强了艺术感染的魅力.这在宋词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名作, 所以明朝杨慎在《词品》中评论此首为辛词中第一, 确有见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简注〗①"黄沙", 黄沙岑.②"明月"二句, 明月照亮了远处的树枝, 使宿鸟惊止不定, 风儿太凉了, 蝉儿以为是清晨, 在半夜里就叫了起来.③"稻花"二句, 前后倒装.稻田一片蛙鸣, 似在谈论即将丰收的年景.④"茅店杜林边", 茅店就在靠近土地庙的树林边.⑤"溪桥", 小溪上架设的桥。

〖导读〗这是作者村居时的作品, 前阕写的是乡村夏夜的景色.其特点是既幽静, 又喧闹."惊鹊"、"鸣蝉", 是以动衬静."稻花香", 是诗人心情喜悦的主观心理感受.后阕"七八个"、"两三点"写的是疏廓的远景, 与此相映衬的是"溪桥"、"社林"、"茅店".全篇前后和谐, 笔调灵活, 语言明快, 色彩匀润, 构成一幅乡村夏夜优美动人的风景画, 透露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下页: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