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人与自然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中国的金刚石
来源:自然与人类的故事 作者:

中国发现或利用金刚石的时代, 比宝石和黄金都迟得多, 较早的记载见《南史·西南夷传》称: "天竺迦毗黎国, 元嘉五年 (428 年) , 国王月爱, 遣使奉表献金刚石指环, 勒金环诸宝物"; "呵罗单国都阇婆州, 元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环."1970 年, 在南京栖霞山附近之象山东晋 (317—420 年) 尚书王彬家族7 号墓的出土文物中, 有镶嵌金刚石的银指环一件, 属中亚、西亚的艺术风格, 是迄今所知的国内最早饰有金刚石的饰物.考古资料与史书记载, 大体上可以相互印证。

我国古代的金刚石大概从西域传入, 如《旧唐书·西戎》载: "天竺国有金刚, 似紫石英, 百炼不銷, 可以切玉."《抱扑子》亦云: "扶南国出金刚, 生水底石上, 如钟乳状, 体似紫石英, 可以刻玉."《齐东野语》有云: "玉人攻玉, 以恒河之砂, 以金刚钻镂之, 其形如鼠矢, 青黑色如石如铁.相传出西域及回纥高山顶上, 鹰隼粘带食腹中, 遣粪于河岸砂碛间."《玄中记》称: "大秦国出金刚, 一名削玉刀."《十洲记》提到"西海流砂有昆吾石, 洽之作剑如铁, 光明如水晶, 割玉如泥, 此亦金刚之大者."从这些记述中, 不难看出, 古人对金刚石的晶形、硬度、透明度、颜色等物理性状之表述, 基本上是正确的.并提到印度产金刚石砂, 也符合实际情况。

到明代, 记载更多, 如《明会典·朝贡》中提到永乐七年 (1409 年) 至天顺时期 (1457—1464 年) , 西域向明朝廷进贡宝玉、宝石者达38 个国家及番邦、边卫。

晋代时印度人称金刚石为"博曰罗", 系坚硬的兵器之意.后来, 翻译为汉文时, 联想到"金刚"是坚硬的意思, 于是就称金刚石了。

至于国人发现金刚石, 据地方志记载, 在明代时已在山东沂沐河流域找到过.清代道光年间 (1821—1850 年) 湖南农民在沅水流域常德地区淘取砂金时, 亦曾发现过金刚石.近代, 黑龙江爱辉县的烟筒山也有发现.真正有意识地去找金刚石, 还是解放以后的事。

从地质角度开发金刚石, 始于1952 年.当时, 在湖南沅水流域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砂.60 年代在山东沂蒙山区第一次找到金刚石的原生矿; 70 年代在辽南找到规模较大、质量较优的金刚石原生矿; 到80 年代, 我国金刚石的储量已达世界第10 位。

在这几十年的勘探与找寻工作中, 目前已发现较大的金刚石有: 1971 年9 月25 日, 在江苏新沂到宿迁的公路旁, 发现一颗重52.71 克拉的金刚石。

1977 年12 月21 日, 在山东临沂芨山乡常林村, 女农民魏振芳在田间翻地时, 发现一颗重158.786 克拉的金刚石, 长36.3 毫米、宽29.6 毫米、高17.3 毫米.呈淡黄色, 透明, 属立方体和曲面六四面体的聚形.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金刚石, 命名为"常林钻石"。

1981 年8 月中旬, 在山东郯城原生矿中发现一颗重124. 27 克拉的金刚石, 其长32 毫米、宽31.5 毫米、高15 毫米.呈棕黄色, 透明, 是立方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 局部有小裂纹和较多的石墨包裹体, 命名为"陈埠1号"。

1982 年9 月上旬和1983 年5 月, 在"陈埠1 号"的发现地又找到两颗, 分别重96.94 克拉和92.86 克拉, 该地距"常林钻石"出土处以西約4 公里.可见此"常林钻石"可能是由此原生矿风化以后冲刷搬运到冲积层中埋藏的.1983 年11 月14 日, 在山东蒙阴原生矿中发现一颗重119.01 克拉的金刚石, 仅次于"常林钻石"和"陈埠1 号", 位居第三, 称为"蒙山1 号".所有这些金刚石发现以后, 都很快就上交国家保管。

下页:紫鸦 锡兰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