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位于北纬32°以北, 占据了西藏西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面积达51.8 万平方公里, 绝大部分海拔在4500~5200 米.羌塘, 藏语称"羌东门梅龙东, "意为"北方荒野", 它至今仍然人迹罕至, 荒凉的自然景观气势非凡, 远方的地平线无边无际。
广袤千里的羌塘高原是中国内陆湖泊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仅面积在1 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497 处, 因此有"千湖羌塘"之称.这些众多的没有出水口的湖泊被光秃秃的山脊和山链所分隔.除了东部的长江发源地外, 这个广大的地区没有大的河流发育, 仅有的也是一些季节性河流。
在冰期末, 当冰川融化后, 大量的冰水汇入湖盆中, 形成了众多的湖泊, 此后气候变得越来越干, 如今羌塘的年降水量仅120~250 毫米, 多以雪和冰雹的形式补给.随着羌塘高原气候的干寒化, 湖泊也日益缩小, 有些湖泊消失了, 但更多的是在湖边留下了一圈圈的古湖岸线, 像阿鲁错的古湖岸线至今仍清晰地保留在湖面180 米以上的地方.阿鲁盆地是考察队考察的重点地区, 原先也曾是广大湖, 现在已分成两个较小的湖泊, 阿鲁错和美玛错.由于水分的不断蒸发消散, 湖水的矿物质含量日益增高, 使湖泊的水变得咸味和盐渍化, 无法饮用。
湖相沉积物的孢粉分析表明, 在1.3~0.5 万年前, 羌塘远比今天要温和湿润, 那时的羌塘大部分地区都是草原, 此外还有松树和冷杉林.今日的羌塘, 生存环境极为严酷.阿鲁地区虽能给野生动物提供淡水以及生长的牧草, 然而一年中植物的生长季节十分短暂, 仅3 个月.大部分时间食草动物被迫觅食那些没有很多营养价值的干枯植物.尽管阿鲁地区能食的牧草仅30 种, 但动物们仍能和平地分享有限的食物.兰羊性喜生活在悬崖峭壁上, 盘羊和野牦牛则生活在山脚下和高高起伏的山丘上, 其他动物多活动在平原地区.野驴偏爱觅食针茅, 藏瞪羚则能适应各种植物, 从粗劣的苔草到多汁的豆科植物。
羌塘地区野生动物的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不到0.5 只, 分布也极不均匀, 有时考察数十公里, 只可能偶尔碰到一只孤独的藏野驴, 或者看到瞪羚一闪而过, 有时又可能突然看见在牧草长得较好的地方觅食的大批动物.羌塘的北部十分荒凉, 瞪羚罕见, 盘羊像其他地方一样稀少, 羚羊则季节性地出现, 其他动物也很少看见.这个区域至今无人定居, 因为牲畜难以生存.相反, 拥有较多草原的羌塘南部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却是很重要的.在这儿羚羊冬天时数以千计地集聚在一起, 藏野驴数百成群地漫游着, 但唯有野牦牛是羌塘南部的标志性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