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弹词, 是明代文学家杨慎 (1487—1559) 所撰长篇弹词《廿一史弹词》.共10 册.它取材于正史, 用浅近的文言写成.唱文每句10 字, 后系以诗或曲, 一段略似一回.今传有清雍正年间 (1723 年—1735 年) 刊本, 清人张三异为之作注.战国时期荀况所著《成相辞》3 篇, 采用民间歌谣体, 杂用三、四、七言等句式, 形式与后世弹词大体相同, 被人们誉为“后世弹词之祖”, 但它并非文人有意创作作为演唱之用的弹词作品, 而《廿一史弹词》, 才是最早的弹词。
最早反映市民政治斗争的戏剧
最早反映市民政治斗争的戏剧, 是清初戏曲作家李玉 (约1591—约1671) 、朱素臣、毕万后和叶雉斐创作的《清忠谱》.它也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它以天启年间特别是1626 年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黑暗统治的斗争为题材, 暴露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反动统治集团祸国殃民的罪恶, 歌颂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 成功地描绘了人民群众支持正义, 反抗暴政的优秀品质, 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刚直不阿、急公好义、不畏权势、勇于斗争、至死不屈但又具有忠君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周顺昌, 也成功地塑造了城市人民群众的英雄形象, 其代表人物是颜佩伟.他是一个很豪爽、重义气、有胆识、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具有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的苏州市民.作品第一次把市民的政治斗争搬上了舞台, 真实地展现了一幅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的历史画卷, 其场面紧张激烈、可歌可泣、扣人心弦, 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它在我国戏曲史上也是第一部“事俱按实”的历史戏.作品所写苏州实事, 不仅重要事件有历史根据, 而且一些细小情节也有事实依据, 相当部分还是作者耳闻目睹的现实.作品主题突出, 线索分明, 全剧25 出均按周顺昌及苏州市民的反对魏党的斗争进行, 没有多余的人物和情节.它在清代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改编成京剧《五人义》后, 流传更广, 对后来的《桃花扇》等影响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