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外国文学之最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最重要的当代作家-肖洛霍夫
来源: 专题:俄国文学

苏联最重要的当代作家, 是苏联20 世纪作家肖洛霍夫 (1904—1984) .他出生于顿河地区一个店员家庭.上过中学.国内战争时期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征粮队, 任粮食采购员、检查员和机枪手, 常在草原上与白匪作战.1922年在莫斯科当装卸工人、泥水匠和会计.1923 年开始文学创作.1926 年起用14 年完成了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1932 年加入苏联共铲党, 完成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7 年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1941 年以记者身份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 同年获斯大林文学奖.1945 年获卫国战争一级勋章.1954 年被选入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1960 年完成《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 并获得列宁奖.1965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67 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71 年被选为作协书记处书记.他曾三届被选为中央委员, 5 次获列宁勋章.《静静的顿河》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 使作家赢得了国际声誉并成为了20 世纪世界伟大作家之一。

《静静的顿河》共4 部8 卷, 是作者的代表作.它被称为“史诗性的巨著”.小说以1912 年至1922 年10 年间两次革命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和两次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 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 描绘顿河两岸500 万哥萨克人在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艰苦严峻的道路.深刻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革命人民最终战胜地主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 歌颂人民的胜利.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从15 世纪起, 俄国内地大批不堪忍受农奴制压迫的农奴、仆役、流犯和市民纷纷逃亡边远的顿河、库班河大草原成为了“自由民”, 并且建立起了自治性的哥萨克组织.他们酷爱自由、英勇善战、粗犷强悍.后因沙皇统治的欺骗收买而变得愚昧粗野, 狭隘偏见, 充当起沙皇镇压革命的刽子手和国际宪兵的角色;顿河也从自由的根据地变成了反动的堡垒.但在革命前, 哥萨克内部已开始阶级分化, 其矛盾达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十月革命爆发后, 被推勫的各种反动势力纷纷逃亡顿河流域, 妄图把顿河变成他们颠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仮革□根据地.“静静的顿河”开始“波浪翻滚”, 哥萨克面临着革命与叛乱、真理与偏见、红军与白军的抉择和斗争.上层哥萨克像亡命徒一样死心塌地地投入了仮革□叛乱, 大部分中农和落后农民也被他们欺骗利用, 盲目卷入了与红军的野蛮厮杀, 而贫苦的哥萨克和备受歧视的“外乡人”则坚定地拥护革命, 投靠红军和布尔什维克.双方经过反复较量和艰苦的搏斗与痛苦的考验, 哥萨克白匪的叛乱才被平息, 大部分哥萨克群众转到了革命一边, 苏维埃政权终于在顿河地区彻底胜利.小说以中农哥萨克麦列霍夫一家的兴衰为主线, 以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葛利高里年轻时生龙活虎, 爱劳动、正直、热情、敢于反对传统习俗和偏见, 反对宗法封建婚姻.他具有哥萨克骠悍的性格和刚愎自用、桀骜不驯的野马般的个性及暴躁易怒的狂风般的脾气, 好感情用事, 任性胡为, 常与各种社会力量的代表人物发生尖锐冲突.他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景, 在十月革命后站到了苏维埃政权一边与白军作战.但由于没有文化教养, 又是在野蛮的哥萨克偏见世界中长大, 他在巨大的革命变革中发了昏、迷了路, 解甲归田后, 又重新走上了仮革□暴乱的道路, 并爬上了师长的高位.后虽退出白军又参加红军, 但未得到红军的信任, 不久复员回村.回村后, 又投入了残余叛匪的怀抱.他在理智稍微清醒时, 虽也感到自己的路走错了, 但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从仮革□泥潭中自拔, 最终成了悲剧人物.最后, 叛徒被彻底击溃, 他孤零零地一人回到了村子.这时, 妻子和父母兄嫂都已不在人世, 情人也在路上被流弹打死, 家中仅剩下两个孩子和一个妹妹.无情的现实, 宣告了他坚持走超越革命与仮革□的“哥萨克中间道路”即“第三条道路”的彻底破产.作品以广阔的艺术视野、可贵的政治胆略, 广泛、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巨大变动的艰难曲折的全过程.它深刻地揭示了转折过程中哥萨克阶级斗争的复杂、尖锐、残酷及其悲剧意义, 从而反映出了旧制度的没落灭亡和新制度的诞生巩固都是不可避免的, 哥萨克转到苏维埃政权方面来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被开垦的处女地》共两部, 第一部尤为成功.第一部发表于1932 年, 描写1930 年工人共铲党员达维多夫奉党的派遣, 到顿河哥萨克地区和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及苏维埃主席一道, 领导农民群众清算了富农, 战胜了暗藏的仮革□分子的破坏捣乱, 克服了私有者的自发势力的干扰, 成功地建立了集体农庄, 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这场斗争的全部复杂性、尖锐性和紧张性, 大胆地批判了变革过程中“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 具有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和浓烈的生活气息, 在世界各国尤其在我国影响很大.第二部完成于1960年, 主要描写日常生活。

《静静的顿河》和《被开垦的处女地》, 在国内被改编成为了戏剧和电影, 在国外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出版.这两部长篇小说, 不仅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 而且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

下页:最著名的爱情悲剧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