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论语译文及注释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卫灵公篇第十五
来源:传世名著百部 作者:孔子 ( 字号:   )

[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逐行。

[注释]俎(祖)豆:祭祀器皿。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之法,孔子说:“礼仪方面的事,我还懂一点;用兵打仗的事,我没学过。”孔子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粮时,跟随的学生都饿得走不动路。子路埋怨地说:“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穷,但穷不失志;小人一旦穷了,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了。”

[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释]

[译文]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才记得住的吗?“对,难道不是吗?“不是,我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注释]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理解道德的人太少了。”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译文]孔子说:“不发号施令就能治理好天下的人,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不过是庄严地坐走宝座上而已。”

[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横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释]笃(赌):忠实。貊(末)。舆:车。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为要诚实,即使到了偏远地区,也能事业顺利;否则,即使在繁华都市,能顺利吗?站立的时候,忠信诚实这几个字好象就矗立眼前;坐车的时候,这几个字好象就贴在车窗上。这样到哪都会畅通无阻。”子张将这话写在腰带上。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注释]

[译文]孔子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象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象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个君子!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就藏而不露地隐居起来。”

[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释]

[译文]孔子说:“遇到可以说的人却不说,就会失去可与说话的人;遇到不可说的人却说了,就是说话冒失。聪明的人既不去可交谈的人,也不言谈冒失。”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注释]

[译文]子贡问怎样实现仁,孔子说:“工人要做好工,必先磨好工具。生活在那里,就要追随那里的品德高尚的领导,结交那里的仁义之士。”

[原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释]辂(路):车。

[译文]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朝的历法,乘商朝的车辆,戴周朝的礼帽,提倡高雅音乐,禁止糜糜之音,疏远夸夸其谈的人。糜糜之音淫秽,夸夸其谈的人危险。”

[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释]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原文]子曰:“己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这个社会完了?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

[原文]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是窃居官位的人吗?明知柳下惠品德高尚,却不推荐他做官。”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释]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译文]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原文]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注释]

[译文]孔子说:“整天和小人聚在一起,说话不讲道义,喜欢耍小聪明,这样的人真难办!”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

[译文]孔子说:“崇尚道义、遵纪守法、说话谦逊、做事守信,就是君子了!”

[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无能,不怕没人了解自己。”

[原文]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注释]没(莫)。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原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原文]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矜(今):庄重。党:结党营私。

[译文]孔子说:“君子举止庄重,与世无争;团结群众,又不结党营私。”

[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释]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说话动听而举荐他,不会因为某人品德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善意规劝。”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译文]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原文]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我对人,诋毁过谁?称赞过谁?我称赞过的人,一定先经过了考验。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都能走在正道上。”

[原文]子曰:“吾犹及史之缺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无矣夫!”

[注释]

[译文]孔子说:“我还能见到史书上因存在怀疑而空缺文字的情况,现在没这种事了!”

[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释]

[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恶(误)。好(号)。

[译文]孔子说:“众人厌恶的,必须仔细观察;众人喜欢的,必须仔细观察。”

[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注释]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注释]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馁(内的第三声)

[译文]孔子说:“君子谋求掌握治国之道而不谋求食物。耕田,有时还会挨饿;学道,却能拿奉禄。君子只担心没学好道,不担心贫穷。”

[原文]子曰:“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莅(立):临。

[译文]孔子说:“凭智慧得到权力,但缺少人品,即使得到了,也必然会失去;凭智慧得到权力,人品也好,但不严肃认真地管理,则不受群众尊敬;凭智慧得到权利,人品好,工作态度也好,但所作所为不符合道德规范,那也是不完善的。”

[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做小事,而可接受重大使命;小人不可接受重大使命,而只能做小事。”

[原文]子曰:“民之与仁也,甚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人民对仁政的需要,比水火更迫切。水火虽有利于人,人有时却会蹈之而死,我没见过蹈仁而死的。”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释]

[译文]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原文]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注释]贞:正,大信。谅:小信。

[译文]孔子说:“君子顾大节而不计小信。”

[原文]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注释]食:报酬。

[译文]孔子说:“对待上级要先办好事,然后再谈拿报酬。”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注释]

[译文]孔子说:“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了。”

[原文]子曰:“辞达而已矣。”

[注释]辞达:表达清楚。

[译文]孔子说:“话说清楚就可以了。”

[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注释]相:帮。

[译文]鲁国的乐官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前,孔子说:“这是坐席。”都坐好后,孔子告诉他:“某人在这,某人在那。”乐官走后,子张问:“这是同盲人交谈的方法吗?”孔子说:“是的,这就是帮助盲人的方法。”

下页:季氏篇第十六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