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学基础知识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四圣谛的意义及次序
来源:民间善书 作者:广超法师 ( 字号:   )

〖四圣谛的意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 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

“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 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 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 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 知道苦的原因, 知道灭苦的果, 但是却没办法讲出灭苦的“道”。这个“道”是种种的修行方法, 他没有办法开示诠释, 所以四圣谛唯有佛陀能圆满的阐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没有四圣谛, 其他的圣者是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的。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 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 通往涅盘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 既是有各种的心病, 佛陀将此病情, 以及病情之所在处, 告诉众生, 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 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 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四圣谛的次序〗

㈠、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 应该遍知, 这是世间的苦果, 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 才能医治它。

㈡、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 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 也是生死的流转, 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㈢、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 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 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㈣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 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 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 努力不懈地修行, 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下页:一、苦圣谛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