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佛学基础知识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二、诸法无我
专题:三法印 作者:广超法师

所谓“法”就是东西有一定的相貌, 保持一个时候, 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 称为法。“诸法无我”告诉我们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 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 所以佛说“无我”。“诸法无我”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有一个“我”, 然后佛要你观想“无我”来破除之;而是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是没有“我”, 我们内心执著, 根深蒂固的觉得有一个是“我”,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是没有的。那到底是否有?让我们来看什么叫做我?“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说, 我要把手举起, 我能够主宰将它举起来, 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它“常”、“一”, 既是它一直存在, 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 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 它没有改变, 叫做“常”;“一”既是这个我是单独一个, 不可以有两个。世间人认为“我”是唯一的, 所以它称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 它又不变的意思。一岁时的我是我, 十岁的我还是我, 甚至于老了还是那个我, 所以它不变, 这就是世间人对我的解说。此意义的“我”是否存在?佛说没有。你们相信吗?我们听闻佛法, 经常说无我、无我, 我们可以不必相信, 最好去寻找, 看它是否是真的“无我”。如果你真的找不到, 确定没有, 那你就是有真正“无我”的知见, 并不是相信而已。

㈠、身体是不是我?如果身体是我, 那身体的哪一部分是我呢?你们找得到吗?在手、在脚、还是在头?都不是。没手的人, 讲有我;没脚的人, 也说有我, 所以我到底在身体的哪一部分呢?你在身体里寻寻觅觅, 觅觅寻寻, 最终你会发现, 并且非常肯定“我”不再身体里。既然不在身体里, 或许“我”在外面吧?那是更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外面的东西你没办法主宰。比如这个杯子在你身体外面、你做不了主, 你不能要求它, 所以并不是我。“我”不在外面, 也不在里面, 难道它是在身体的中间?有吗?没有。我们在身体里面、外面, 甚至于中间, 都找不到, 所以“我”并不是这个身体, 这个身体并不是我。

㈡、心是不是我?有人认为, 既然这个身体不是我, 那么这个能想, 能知的心就是“我”吧!你们是否曾经这样想过?有些人认为, 我们的心修行, 这个身体是假的, 所以心假借身体来修行, 这个心是真的, 它才是“我”。这是否正确呢?让我们来看:心念可分为前念、后念和现前的念。前念的心已经灭了;比如说, 刚才你们的心听我所讲的法, 刚才的心已经灭掉了, 所以“我”并非前念。上面讲的“我”是不变的, 既然它会灭, 那肯定前念不是我;后念的心还没生起, 既然还没生起, 那肯定它不能主宰现在的念, 所以我们的前念和后念都不是我。那么应该是现在的念吧?佛陀经常形容我们现在的心如瀑布, 如流水, 它一直念念不停留。我们的心如流水, 它既生既灭, 不能自主。打个比喻来说:当眼睛看到红色的东西时, 心就想起红色;如果看到蓝色的东西, 它就想起蓝色, 由不得你!因为你心里所想的东西时受到外境所影响, 你被烦恼拖着, 做不了主。比如人家骂你, 你闹起烦恼就回骂人, 你丝毫做不了主。我们现在的心一刹那、一刹那第生灭, 你做不了主。既然你做不了主, 你就不是主宰, 所以“我”并不是现在的心。

㈢、身、心之外有个“我”吗?身体和心念都不是“我”, 那么到底谁才是“我”?我们在身体(物质活动)和心(精神活动)中找不到“我”, 或许有些人就以为在身、心之外有一个“我”。这样我是否有?它是谁呢?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我”, 它不是精神、非物质、不是身体, 那它是否有烦恼呢?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 如果有如此这样的“我”, 那它一定没有烦恼。我们有种种的烦恼就是因为有身、心在活动, 所以知道这个“我”有很多烦恼, 但是那个非心、非物、非身的“我”, 它是不可能有烦恼的。如果有一个没有烦恼的我在身、心以外, 那你就已经解脱了。但是你现在还没有解脱, 所以你不要妄想在身、心和物质以外, 有另外一个“我”, 它在控制着我们的身、心。如果有的话, 它也不是你。

在佛法中有两种人执著有“我”:一者、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二者、执著五蕴的身心就是“我”。刚才讲过这两种都不是“我”, 既身心不是“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没有, 所以“我”不存在。从以上的推理来看, 没有一个超然物外的“我”, 也没有在身内、身外的“我”。佛陀说众生的身心是众多因缘聚合的结果, 既是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业因缘, 它们凑合形成我们现在的身心, 所以它是一个聚合, 以佛法来说, 既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既是身体;受、想、行、识既是心。五蕴就是身和心, 佛陀说它是种种因缘和合的结果, 当中并没有一个实体叫做“我”, 但是我们却把此身心称为“我”。这并不是说有一个“我”在身心里面, 也不是说这个身心有一个“我”, 是我们把它叫做“我”, 那既是“假名我”。我们众生给每样东西名称后, 就认为它是实在的。但佛陀说不是, 是假的, 是一个名称而已, “假名我”亦复如是, 在这名称里面, 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但是我们凡夫将这假名我执著以为真, 称为“我执”。我们现在应该明白, 所谓“我”原来是一种执著。“执著”之意是什么呢?我打个比喻:有人抽烟, 慢慢的就染上烟瘾, 对香烟执著了;如果我们一直教导一个人“我”“我”……;这个身体是我, 这个心是我, 那它就执著了, 认为这个“我”是实有, 它就执著这个“我”, 称为“我执”。由于这个“我执”, 我们就生起种种的烦恼。“我”原来是这样来的,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诸法无我”。佛陀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 但是可以将五蕴称为“假名我”。佛陀也用这个“我”, 甚至于佛经的第一句话说“如是我闻”,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确认它只是名称, 没有一个实体, 所以称之为“假名我”。

为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诸法无我”, 我们就得认识什么是“自性”。世间任何的东西, 经常保持一定的相貌, 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 称为“法”。凡是我们所看、所听或接触到的东西, 既是“法”;我们要认识这些“法”, 就得给它一个名称, 过后, 我们执著这些“法”, 认为它是真的, 实有的。比如雨水:天上乌云密布, 下起雨来, 你就认为这个世间有雨水。这雨水当中是否有一个实体存在?没有。“雨水”也只不过是水罢了。它是地上的水份被阳光照射, 就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天称为云;云在空中飘来飘去, 遇到冷空气就凝结成水滴, 水滴越集越多, 越来越重, 就从天上落下来, 形成了雨水。因为这样的作用, 让你感受到“雨水”的存在。所以你给它名称。在这名称底下, 你就以为有“雨水”滴下来。在这世间是否真的有一个东西称为雨水呢?完全没有。那些水滴掉落到地上, 就变成河水、溪水, 最后变成你喝的水。我们执著世间的一切“法”有完整的自体, 它保持着一个形状, 你就认为它是真实的存在着, 我执亦复如是。

“我执”有两种:一者、人我执;二者、法我执。“人我执”既是执著世间有一个众生为我, 事实上五蕴身心以外并没有东西, 但我们认为有一个人--我;也既是执著身、心以外, 不是身, 不是心的我, 称为“人我执”;此外, 我们对“法”也有执著, 认为它有自性, 比如说, 我们执著天地之间有太阳、天空和地面, 这就是所谓的“法执”。而我们执著五蕴的身心(法)是实有法, 故称之为“法我执”;“我执”造成我们认为世间有我, 故我不可得, 本来没有。我打个比喻:请问你家里的猪叫做什么名字?假设你家根本没有养猪, 那肯定它没有名字, 是吗?所以你的心里根本没有这个我, 但是你给它一个名称叫做“我”, 在这个世间根本没有这回事;我们的身心世界中根本没有我, 佛陀也告诉我们“无我”, 这是真实的道理。你们如果不信, 尽管可以从身体、心念、身体心念以外去寻找, 看它是否存在?结果你们是找不到的。找不到而你还认为有, 那时我们的愚痴、执著,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诸法无我”, 此是三法印中的第二个法印。

“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中的“行”和“法”之间的差别是:“诸行”是指造作的法;“诸法”是包括有造作和没有造作的法。在此世间, 法可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种。有为法是我们迷惑造作, 它生灭无常, 所以说有为造作的诸行无常。有为法无常, 无为法(涅盘)不是常, 也不是无常;在这涅盘的法中, 并没有我。诸法无我中的“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 诸行无常只包括有为法。因为涅盘是没有造作--无为法, 它也是无我。诸法无常是不对的, 诸行无常才对, 因为有些是无常的, 有些法(涅盘)不是常, 也不是无常的, 所以诸行无常不包括涅盘, 如果说涅盘是无常, 那就错了。所以我们不能说诸法无常, 我们必须说诸行无常。但是我们可以说诸法无我, 既是肯定在一切有为法或无为法中都没有我。但是不说诸行无我, 诸行肯定无我, 诸法也是无我。所以说诸法无我便包括了诸行无我, 但是诸行无常, 诸法未必无常。

下页:三、涅槃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