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析疑辨正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孟子心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遗留问题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

心性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概括为性善论、道德实践论、人生境界论三部分。性善论是心性思想的立论基础;道德实践(即修养工夫)是性善的必然要求;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则是道德实践的最终归宿。

首先是性善论。一、孟子以道德心阐释性善论,合言心性,注重“从心言性”。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是孟子所谓的四端之心,此四心生成人的四种道德品质,即仁、义、礼、智。二、孟子“以心言性”其实已涵盖了“以生言性”的内容。孟子反驳告子“生之谓性”在于告子只看到人与动物的共性,而没有说明人不同于动物的特殊性。孟子也说“形色,天性也”,但在承认“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的同时,他更强调“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的重要性。可见,孟子认为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特征是人所特有的道德自觉性,用“以心言性”涵盖并超越了“以生言性”。三、孟子强调人性善,并不是说人初生时既具备完满的道德,而是说人初生时具备善端。“端”是种子,是萌芽,是始点;换句话说就是人有达到或实现完满道德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需要从道德实践方面来扩充、广大。这是理解孟子性善论的关键,他高扬了人的主体道德之超越性。

其次是道德实践论。如果性善是一粒种子,是人生而具有的端芽;那么保养这粒种子,让它发扬光大,必须要进行道德修为。孟子认为现实生活中恶的出现并不是本性自身的问题,是人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功利心的驱使而使善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结果。因此,要保持和发挥自己的善性必须进行道德的努力与修为。孟子以“心”为主,多角度寻找道德实践的途径。从存养的角度,孟子先提出“求放心”。孟子做了一个比喻说:人们把鸡狗丢了,都懂得找回来,而善心丢失了,却不懂寻找。这说明人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本心,丢失都不知。所以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精于仁义就是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孟子又提出“存心”。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只有“几希”,这一点差别就是人有善心,而动物没有。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把它存养好,才能体现人的价值。从推广的角度,孟子先提出“扩充”善心。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如果能把本有的善心发扬光大,足以保四海升平;人如果不能把本有的善心扩充,就是自己的父母,也侍奉不好。孟子又提出对善心要“熟之”。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是种子中品种最好的,但五谷只种不熟,它连次米和稗子都不如。如果仁心只有端倪,没有达到成熟,同样不能成全大事。善心一定要发育到完满状态,才可充分实现其价值,这是孟子道德修养工夫的最终结果。

第三是人生境界论。道德修养工夫达到完满的程度,人就可以达到一种境界。孟子思想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通过自觉努力,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去达到与天一致,这就是人与天相参,天与人合一,天、地、人、物同一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后,人的精神就进入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孟子所说的“乐莫大焉”,孔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心性思想的最大功绩就是: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性善论。他高扬道德之超越性,对如何实现人的善性在道德实践方面提出了方法;且涉及到人生境界的描述。孟子的心性思想已初具形态,完成了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但是孟子的心性思想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一、孟子虽然提出性善论,强调人的道德主体自觉性,但对现实生活中的性恶问题没有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二、在道德实践方面,孟子着重从心上做工夫,对于如何进入圣门,具体的操作方法怎样,没有详细说明;三、孟子虽有天人合一思想,但如何具体实现天人合一,论述也不具体。这都有待后人进一步完善。

下页:饶宗颐认为“六经皆史”是“夷经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