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析疑辨正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多被误会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

此句出自《论语·宪问》,《宪问》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至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乍一看,好像孔子是个自私自利的人。若按字面直译,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现在的学者就不一样了,做学问是为了别人。其实,这样解释肯定是违背了孔子的原意,孔子主张天道仁德,提倡君子之道,好古而复礼,怎么可能视古人学者是自私自利之人呢。近人常以字面直译而造成诸多误解,仅凭片面之词,不作严谨通会,便去质疑圣人教诲。当代人对儒家的误解可谓深矣,析疑辨正专题里就列举了很多。圣人著作流传至今,各家各派争相注解,儒藏所录经注何其繁杂,正因见解相左,才有派系之分。试问,孔子“一以贯之”之理,哪家注解才是孔子真实主张?是宋儒理学?抑或阳明心学?

集解孔安国注:‘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履而行之,是说古时学者将其所求的学问拿来自己实行,这是为自己修养而学。徒能言之,是说今时学者只将他所求的学问拿来衒示于人,令人知道他非常高明,而他自己不肯实行,这是为夸耀于人而学。

古之学者,知道求学的意义,在成己成物。为己,就是先成就自己。例如智仁勇,皆须自己先成就,然后始有能力成就他人。今之学者,不知道求学的意义。以求名利为先。所以,不修道德,只求学问。求学目的,是为了令人知道他有学问。以有学问,则可以获得种种利益。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曾国藩:“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古代学习的人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最终成为知名人物;今天学习的人为了知为知名人物而学习,最终丧失了自己)”

下页:孔孟提倡的是愚忠愚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