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孔子说: “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解语】从佛教的角度看,孔夫子所说的“巧言”,应该就是释迦文佛所讲的绮语、两舌之类的口业。至于“令色”,当属于意业的范畴,因为那是某人出于某种邪恶的动机,让心王去指挥五官摆出骗人的伪善面孔。像这种口业不清净,意业也不清净的人,越是能说得天花乱坠,越是能讲得辩才无碍,越是能装得悲天悯人,越是能扮成慈眉善目,就越缺乏悲心和菩提心,距离魔道越近,距离佛道越远。对于此等佛门败类,我佛如来早有狮子身上虫之喻,龙钦巴尊者、宗喀巴大师等藏地大德祖师,亦有慎重择师之教,吾等佛子,须谨记之。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解语】从佛教角度看,孔老夫子这里说的“学”,就是信解行证四阶段中的信与解,而“时习之”就是行与证。不过,这个学习过程并非直线,而是不断上升的螺旋线。以声闻乘的行持为例,初果阶段有初果的信解行证,二果阶段又有二果的信解行证,一直到四果阿罗汉,才算学习完毕。而行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到新的法类,又能通过实修去实际体会其不可言说的妙味,是很有乐趣的,这就是法喜,就是禅悦。然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修行有所得却无人可对话,那种独孤求败的感觉,是很难受的。于是乎,同行善友就很重要了。古德中的寒山拾得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是,像伯牙和钟子期那样真正的知音,百世难逢,不然伯牙也不会因为子期故去而摔琴了。更多的情况是,虽然师出同门,但是见解不一。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呢?为了对一个法义的不同见解,而争吵得面红耳赤吗?那就是陷入法我执的陷阱而不自知。我佛如来早就有见于此,否则又何来瞎子摸象之譬喻呢?又何必为摩诃僧团制定六和敬的守则呢?要当一个合格的佛弟子,先从“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做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