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重视仁政,提倡内圣外王之道。《论语·为政》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要提倡德治,首先要做得就是修身的功夫,所以儒家把修身放在“修齐治平”四个环节的第一位,尽力抬高自我修养的地位和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把个人的品质和修养作为政治成败的根本,以此来实现以德治国。“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只要统治者做好自身的修养,行仁政,重视礼仪道德,那么自然会教化天下,仁政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说到底,人才是最根本的,社会是人类的社会,政治是人类自身的政治,所以说“为政在人”,这也就是中国古代之所以实行“人治”的理论基础。既然人才是根本,那么政治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修身”了。只有达到了儒家“仁”的要求,才能奠定儒家政治主张的基石。
儒家讲修身是指人生在世,坚持不懈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要修养成为完人、圣人,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理想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人自身的身心和谐,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功。孟子讲“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讲“涂之人可以为禹”,儒学教化的宗旨就是成圣成贤,做一名圣人君子。而成圣成贤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达到中和的道德境界,而中和就是身心的和谐。
修身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圣),至少也要做一名和而不同的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修身同样有各“度”的问题,《论语·先进》记载说: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子曰: 过犹不及。”儒家的另一篇经典《中庸》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贵,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说: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达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为本,和为道,“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修身途径主要是指“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就要求时刻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但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修身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求。修身应该而且必须向外扩充表现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到底,修身是为了能更好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这是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上的人治主义相适应的,修身对于提倡人治,特别是提倡统治者以身作则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其次,修身主要讲的是个人的问题,讲的是个人的身心和谐。然而,儒家政治思想关注的不仅是个人的修身,更为关注的是群体问题,是从家、国到天下这一个个不断扩大的群体。由个人(修身)到小群体(家庭),再到大群体(国家),最后到最大的群体(天下),这就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另一条主线。儒家把修身作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可以说,修身既是《大学》思想的根本目的,同时又是《大学》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家到国乃至天下的实践之路是有先后顺序的。身心的和谐,既是道德修养的目标,也是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乃至天下和谐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