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家仁道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君子学以为己,教化范型在仁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对孔子来说,教化范型是以“仁”为核心的一个创构和实践。他在具体的施教中突出强调以下几点:

1.不断地启发人们对己之仁心的觉知。这是启发人们对本心之仁的体悟,指出任何人都有一道德生命,需要以此意识为出发点,而不断努力追求对自己的心灵进行涵养教化。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2.仁是自然情感本体。教化首先要启发出人们的这种本源性情理、善意。所以,孔子说: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如果我们把个别的欲望、喜恶放置一边,而使自己的真情畅遂,就不可能有意为恶了。

3.礼乐诗教是一种导向与仁体契合的功夫。他强调礼乐诗的仁的情感性价值基础,从而给人心以启发。礼以爱敬为本,乐以成德为务,诗以温柔敦厚为旨。

4.孔子说: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抉发的孝悌的自然情感的确是传统所重的血缘根基,但他的贡献是把孝悌与仁联系起来,认为孝悌作为自然的孝亲敬兄的情感,是道德意识的始点,因为道德意识的本质在于对他人的爱意,而把孝亲敬兄的情感推而广之,就能扩展人们的精神空间,成就深厚的道德品质。

5.行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人人相与的道理,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忠”“恕”连文使用,表明恕道是以忠作为道德意识的基础而外推于他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这些缺点,如果有,“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一点后来成为儒家学者进行道德修养的功课,称为“日课”。

孔子探索了教化的更一般意义,即成就美德的意义。陶心淑性、人格成型、德性圆熟等等未必要以外在的礼制为标准,而是要以公正的尺度为准的。于是,他的教化思想虽然也强调礼乐诗教的地位,但更有了成就己德的意义;“君子学以为己”一语把这个目标和盘托出。

下页:孟子: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