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礼记白话文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杂记下白话文
类别:儒家经典 作者: ( 字号:   )

父亲去世,正在服丧,如果在服丧期限未满以前母亲又不幸去世,那么在为父亲举行大祥之祭时,还应该穿上除服;祭过之后,再换上为母服丧的丧服。这个原则可以推而广之:即令是正在为伯父、叔父、兄弟服丧,如果又遇到父母之丧,那么在为伯父、叔父、兄弟举行除服之祭时,也都可以暂时改穿吉服;等到祭过之后,再换上为父母应穿的重丧服。如果在三年之中先后遇到两个三年之丧的丧事,那么在后一个丧事的卒哭之后,如果举行前一个丧事的小祥和大祥之祭,也可以先换上小祥和大祥所受的轻服;事过之后再改穿后丧的重服。祖父先死,还没有举行小祥、大祥之祭而孙又死,孙子的神主仍然附在祖父后面。

父死或母死,正停殡在堂,此时又听到居处遥远的亲属的死讯,就应该到别的房间去哭他。第二天早晨身着重服先到殡宫哭奠父母,哭奠毕出来,再换上新死者尚未成服之服即位而哭,所即之位就是头一天听到死讯时在别的房间哭泣的位置。

大夫、士将要参加 国君的祭祀,祭祀已经进行到视灌阶段而父母去世,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继续参加祭祀,只不过不要和大家住在一起,因为吉凶不可以同处。等祭祀结束,脱掉祭服走出公门,然后哭着回家。其他仪节和奔丧礼一样。如果还没有进行到视灌阶段而父母去世,就应派人向国君报告,等到派去报告的人回来才能哭。大夫、士将要参加国君的祭祀,如果此时有伯父、叔父、兄弟、姑、姊妹等人去世的情况发生,那么只要是在被召去斋戒以后,就得参加祭祀。等祭祀结束,走出公门,再脱掉祭服回家。其他仪节和奔丧礼一样。前面所说的“次于异宫”,是针对本来同宫而说的。

曾子问道:“卿大夫将在国君的祭祀中作尸,已经接受邀请并斋戒了,这时突然有家门内齐衰之亲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要从自家出来,住在国君的公馆里等待祭祀,这才合理。”孔子又说:“尸出门时,或戴弃,或戴冕,这要看他这个尸所代表的祖先是何身份而定。卿大夫在路上遇到尸,都要下车致敬,而为尸者也须凭轼答礼。尸出行,一定要有在前开道的人。”

父母去世,到了将要举行小祥或大祥之祭时,不幸又有兄弟亡故,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将新死者殡敛,然后再举行小祥或大祥之祭。如果新死者死于父母的殡宫,即使新死者贱为臣妾,也要先把死者埋掉后再举行小祥或大祥之祭。在举行小祥、大祥之祭时,主人的升堂下堂都采用散等的步伐,办事人员也都采用散等的步伐。上述作法,也适用于将要为父母举行虞祭、衬祭的时候。

上自诸侯,下至于士,在举行小祥之祭时,正祭之后,主人对于宾长回敬的酒,只用嘴唇沾一下;而众宾、兄弟对于主人进献的酒,都可以喝一小口。在举行大祥之祭时,主人对于宾长回敬的酒可以喝一小口,而众宾、兄弟对于主人进献的酒,都干杯也可以。在小祥、大祥之祭时,凡是司仪告知宾客进献脯酿时,宾客只献而不食。

子贡问应当怎样居父母之丧,孔子答道:“敬是最重要的,哀痛还在其次,形容憔悴甚至闹出病来最使不得。脸色要和哀情相称,悲容要和孝服相称。”子贡又问如何居兄弟之丧,孔子答道:“你提的这个问题,书本上都有记载了。”作为君子,既不可强迫他人抛开丧亲之悲痛,也不可忘掉自己丧亲的哀痛。孔子说:“少连、大连这两个人都很懂得为父母居丧的礼节。父母去世后的头三天,一味哭泣,不进饮食;三个月内,哭泣祭奠没有懈怠;到了一周年以后,还悲从中来,时时落泪;到了三年头上还满面愁容。他们还是东夷地方的人呀!”

在为父母守丧期间,和别人说话只说自己的丧事而不论及他事,只回答问话而不主动提间。住在依庐或奎室之中,不和别人坐在一起。周年以后,由依庐搬到奎室去住,如果不是为了按时向母亲问安,不进中门。穿齐衰丧服的人住垄室,不住依庐。依庐是哀敬之处,没有那份哀敬就不去住。

守丧之礼,妻之丧比照叔父母,姑、姊妹之丧比照兄弟,长、中、下疡之丧比照成人。为父母守丧,丧期已满,外边的孝服虽然脱掉了,但内心的悲哀仍在。为兄弟守丧,外边的孝服脱掉了,内心的悲哀也就同时消失了。为国君的母亲和夫人守丧,其礼数比照兄弟。在守丧期间,凡是影响面部哀容之物,都不可饮食。除丧以后,孝子走在路上,遇到面庞有几分和父母相似的人就眼神为之一惊,听到和父母名字相同的名字就心里猛地一惊;去别人家吊孝或探视病人,脸色之悲,表情之忧一定有异乎常人之处。能这样去做,才算是真正会为父母守丧。会为父母守丧了,那么为其他的人守丧就好比在直路上行走,容易多了。

大祥之祭,是孝子除服之祭。在大祥之祭的前夕,孝子身穿朝服,宣布大祥之祭的日期。到了举行大祥之祭时,’就穿着前夕穿的朝服。子游说:“既然举行大祥之祭,那么那些虽然还不到穿素搞麻衣时候的人也得穿上素搞麻衣,等到祥祭结束,再换上该穿的孝服。”小敛、大敛时,孝子正在袒露左臂哭踊,刚好大夫这时候来吊丧,孝子此刻虽然正在哭踊,也要立即停下前去拜谢大夫,然后返回原位,再从头开始完成哭踊,然后掩好上衣。如果是士在这时来吊丧,孝子就可以把小敛或大敛进行完毕,完成哭踊之礼,掩好上衣,然后再前去拜谢。拜谢之后,无须更从头哭踊。上大夫死后的虞祭,用羊、枣二牲;其卒哭和衬庙之祭,都用牛、羊、采三牲。下大夫死后的虞祭,用一只泵;其卒哭和衬庙之祭,都用羊、永二牲。卜葬日和虞祭时的祝词称谓是:儿子自称“哀子某”,孙自称“哀孙某”,丈夫自称“乃夫某”,兄弟之间自称日“某”。为兄弟卜葬,如果是为老大,祝词就应是“弟某卜葬其伯子某”。

古时候,不分贵贱,只要是孝子就执丧杖。后来叔孙武叔上朝,看见轮人竟然以其丧杖穿通车毅转动车轮,视丧杖如同玩具,于是定下规矩,只许有爵位的人执丧杖。在尸体的蒙面巾上凿个小孔以便饭含,这本是大夫之礼,作为士也这样办,是从公羊贾开始的。冒是什么东西?冒是用来包裹尸体的布套。从袭到小敛,如果不用冒,担心人们见了尸体产生恶感,所以在为尸体穿衣以后就要用冒。

有人问曾子说:“遣奠之后又把剩下的供品包裹起来送入墓中,这就好像吃过人家的招待饭以后还要把没吃完的食品兜着走吧?这样做像是君子的作派吗?”曾子答道:“您难道未曾看到过诸侯的大宴宾客吗?诸侯的大宴宾客,宾客们在吃饱喝足之后,主国国君还要把没有吃完的美味佳肴送往宾馆,这是热情待宾的表现。回到正题上说,孝子在父母即将下葬时以宾客之礼对待他们,正是以此种方式表达悲哀。您如果见过诸侯的大宴宾客就不难明白了。”

……岂非因为人家有了丧事,所以才馈赠吗?所以才赏赐吗?接受馈赠和赏赐,对于穿三年之丧孝服的人来说,应该以丧拜表.示感谢;对于不是穿三年之丧孝服的人来说,应该以吉拜表示感谢。如果别人赠送的是酒肉,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确实推辞不掉才予以接受,接受时孝子要披麻戴孝。如果是国君的赏赐,那就不敢谢绝,一定要接受,接受之后先供祭父母的亡灵。居丧的人是不向别人馈赠东西的,别人向居丧的人馈赠东西,哪怕是酒肉,居丧的人也可以接受。为叔伯兄弟这类大功以下的亲属居丧,在卒哭以后,向别人赠送东西也是可以的。

县子说:“丧期为三年的亲人死了,孝子心中的悲痛就像刀砍;丧期为一年的亲人死了,孝子心里的悲痛就像刀刮。”凡服三年之丧的人,即令是已经过了练祭,也不到别人家去吊丧,在这一点上,从诸侯到士都是如此。在此期间,如果遇到五服之内的亲属死了则可以前去哭吊,去哭吊时,穿上与死者关系相称的丧服。为丧期为一年的亲人服丧,在第十一个月举行练祭,第十三个月举行大祥之祭,第十五个月举行樟祭。对于服一年之丧的人来说,练祭以后可以出外吊丧。入葬以后,穿大功丧服的亲属可以出外吊丧,但哭吊之后就马上回来,不要管主家其他的事咋办。服一年丧服的人,在自己的亲人没有入葬之前,到同乡人家去吊丧,也是哭吊之后就马上回来,不要管主家其他的事咋办。如果是在练·祭之后前去吊丧,可以等到袭、敛等事完成后再走,但不可插手帮忙。服小功、绍麻的人出外吊丧,可以插手帮忙,但不可参预行礼之事。

参加葬礼的客人,如果和死者本不相识,只是慕名来会,就在灵枢抬出庙门以后退出;如果和死者是点头之交,就在灵枢经过大门外举哀之处时退出;如果和死者曾经互赠礼品,互相走动,就等到下棺封土以后退出飞如果自己曾经带着见面礼请教过死者,那就等到主人回家反哭后才退出;如果和死者是朋友,那就等到虞祭以后才退出。参加葬礼,·并不是简单地跟着主人走一走,而是要帮助主人办事的。所以,四十岁以下的人参加葬礼,都要帮助牵引枢车。乡人参加葬礼者,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孝子回家反,哭时可以跟着一道回去;而四十岁以下的人,就要等到填土成坟以后才可回去。

居丧者的食品虽然粗恶,也必须用以充饥。如果因为饥饿而耽误了办事,那不合乎礼的要求;如果因为饱食而忘掉了悲哀,那也不合乎礼的要求。如果由于悲痛过度而造成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明白,走路摇摇晃晃,精神麻木不知哀伤,就不好了,君子对此表示担忧。所以礼文上又规定,居丧者如果有病可以饮酒吃肉,五十岁以上的人不能无限度的悲伤,六十岁以上的人不能过于哀伤,七十岁以上的人可以饮酒吃肉。其目的就在于担心孝子因悲伤过度而致死。身上正穿着孝报,有人邀请他去吃饭,不应该去。如果是为大功以下的亲属穿孝服,下葬以后,可以走访亲友。人家请吃饭,如果是亲属,可以接受;如果不是亲属,’就不可接受。三年之丧,过了练祭以后,可以吃蔬菜水果,可以喝水浆,但没有盐和醋;如果缺少盐醋就不能下饭,那么吃点盐醋也可以。孔子说:“孝子的身上生了疮就应该洗澡,头上生了疮就应该洗头,有了病就可以饮酒吃肉。哀伤过度形容憔悴以致于有病,君子是不这样干的。倘因哀毁而死,君子就会说他的父母白养活了这个儿子。”

孝子如果不是送葬及葬毕回家反哭,都不应戴着免在路上行走。在居丧期间,凡小功以上的亲属,除非虞祭、衬祭、练祭、大祥之祭,其他时间都不可洗头洗澡。居齐衰之丧,在下葬以后,别人来求见则予以接见,但不主动去求见别人。如果是为小功以下亲属服丧,既葬之后,求见别人是可以的。如果是为大功亲属服丧,求见别人也可以,但不能带着见面礼去。、只有父母去世,才不忌讳满面泪水去见人。守丧三年的人,大祥以后即服摇役。守丧一年的人,卒哭以后即服摇役。服丧九个月的人,下葬以后,即服摇役。为小功、绍麻亲属服丧五个月、三个月的人,移殡之后即服摇役。曾申向曾子问道:“父母去世,孝子的哭声是否也有规定?”曾子答道:“就像小孩子在半道上找不着母亲时乱哭一样,哪里有什么关于哭声的规定呢?”

卒哭以后,就不可再称呼死者之名。已故的祖父母、兄弟、伯父、叔父、姑、姊妹之名,父亲要避讳的,作儿子的也跟着避讳。母亲娘家已故亲属的名字,,在自己家中要避讳。妻子娘家已故亲属的名字,不可在妻子身边提起。如果母亲、妻子娘家已故的亲属与自己的从祖兄弟有同名者,那就要不论什么场合都避讳。

遇到丧事仍可举行冠礼,这一条对于遇到三年之丧的人也适用。在倚庐中加冠后,·进入灵堂,每哭一次跳起跺脚三次,一共哭三次跳起九次,然后走出灵堂。服大功丧服的人即将除服时,可以为儿子行冠礼,可以出嫁女儿。父亲在即将除去大功丧服时,可以为儿子行冠礼,可以出嫁女儿,可以为儿子娶媳妇。对于自己来说,只有在小功亲属的卒哭祭后,才可以行冠礼、娶媳妇;但如果是下疡的小功亲属,卒哭之后仍不可这样做。

凡头戴弃纽去吊丧,其吊服的袖口都比较宽大。父亲正在服丧,家中的子弟就不能观赏音乐。母亲正在服丧,可以听人家奏乐,但不能自己动手演奏。’妻子正在服丧,不得在她身旁奏乐。有大功丧服的人,在其亲人下葬后来访,就要收起乐器;如果是有小功丧服的人来访,不必停止奏乐。

姑、姊妹出嫁以后无子,其丈夫死了,而其丈夫家里又无兄弟,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让夫家的族人来主丧;姑、姊妹的娘家,虽有亲人也不应为之主丧。夫家如果连族人也没有,那就请前后左右的邻居主丧;如果前后左右邻居也没有,那就请里尹来主持。有的人说:让姑、姊妹的娘家人来主丧也可以,但神主却要附于夫的祖父。

服丧的人已束腰经,就不能再束吉服的大带。执玉行礼时不可穿丧服。身上穿的是玄衣缥裳,头上就不可戴弃续。国家举行大祭祀时全国禁哭,遭丧的人家在举行朝夕奠时可以遵令不哭,但照旧站在哭位上是允许的。孝子如果还是个小孩子,就可以哭而不拉长声调,不跳起跺脚,不执丧杖,不穿绳展,不住依庐。孔子说:“伯母、叔母死,为她们穿的是齐衰孝服,但哭时的跳耀却脚不离地;姑、姊妹死,为她们穿的是大功丧服,但哭时的跳跃却脚离地面。如果明白了此中的道理,那才算是把礼文用到家了,把礼文用到家了。”泄柳的母亲去世,办丧事的时候,相者都是站在主人的左边。泄柳死的时候,他的学生当相者却站在主人的右边。站在主人右边协助主人行礼,这种错误作法是从泄柳的学生开始的。

天子死后,饭含用九个贝壳,诸侯用七个,大夫用五个,士用三个。士死后第三个月下葬,葬之当月就举行卒哭之祭。大夫死后第三个月下葬,第五个月举行卒哭之祭。诸侯死后第五个月下葬,第七个月举行卒哭之祭。葬后的虞祭,士举行三次,大夫五次,诸侯七次。诸侯派遣使者到他国吊、含、隧、帽、临,这些仪节都是在同一天内完成的,其先后次序就是如此。卿大夫生病,国君要探问无数次;士生病,国君只探问一次。国君对于卿大夫的去世,到了下葬那天不吃肉,到了卒哭那天不听音乐;对于士的去世,在入殡那天不欣赏音乐。

将葬,移枢朝于祖庙,把灵枢抬到堂上放正。诸侯出葬,枢车上系四条大绳,由五百人来拉绳,拉绳的人皆衔枚;司马手执金铎,灵车左右各八人,摇动金铎以号令于众。匠人一名,手执羽葆走在灵车前面,以羽葆作为指挥灵车前进的信号。大夫出葬,在朝祖以后出葬时,枢车上系两条大绳,由三百人来牵引;·在灵车左右各有四个手执金铎的人;用旗帜作为指挥灵车前进的信号。

孔子说:“管仲身为大夫,却使用镂花镶玉的篡,系着朱红色的帽带,在大门内设置屏风,在堂上设置用以放还空酒杯的土台子,住室的斗拱上刻着山形图案,梁上的短柱雕有水草。不能说管仲不是个贤大夫,但从他的上述潜上行为来看,要当他的国君也够不容易的。晏平仲身为大夫,却在祭祖时仅用一只小小的猪蹄膀,连碗都盛不满。不能说晏平仲不是个贤大夫,但从他的这般克己来看,要当他的下属也够不容易的。君子的行为要与身份相称,既不潜上,又不逼下。”

妇道人家如果不是由于父母去世,就不越境到他国去吊丧。如果父母去世,就是贵为国君夫人也要归国奔丧。夫人归国奔丧之礼的规格,与诸侯亲自出吊的规格一样。主国接待夫人,也要像接待诸侯一样。夫人来到主国,从宫旁小门进去,从侧阶登堂,主国国君站在东阶上等候,并不下阶相迎。其他礼仪都和奔丧礼一样。小叔子死了,作嫂子的不可抚尸而哭;嫂子死了,作小叔子的也不可抚尸而哭。

君子有三种忧虑:没有听说过的东西,’比虑不能够听说;已经听说到的东西,忧虑不能够学会;已经学会的东西,忧虑不能够实行。君子还有五种自感羞耻的事:身居其位而不谋其政,君子引以为耻;谋其政而不能付诸实行,君子引以为耻;已经付诸实行了而又半途而废,君子引以为耻,地广而民稀,君子引以为耻;与别国人口一样多而人家的财富比自己多一倍,君子引以为耻。

孔子说:“凶荒年景,乘车要用蓦马,祭祀用牲的规格要比平时降等。”恤由死时,鲁哀公派孺悲到孔子那里去学习士丧礼,于是《士丧礼》才被记载了下来。子贡观看年终的蜡祭,孔子问他:“赐啊,你看出蜡祭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欢乐了吗?”子贡答道:“举国上卞都像是在发酒疯,学生我还看不出乐在何处?”孔子说。“人们辛勤劳作一年,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天享受,这是你体会不到的。让民众一味紧张而没有一天轻松,即使文王、武王也不能把天下治理得好;让民众一味轻松而没有一天紧张,文王、武王也不会这么办。该紧张时紧张,该轻松时轻松,这才是文主、武王治理天下的办法。”

孟献子说:“正月冬至那一天,可以祭祀上帝。七月夏至那一天,可以祭祀祖先。”在七月举行谛祭,是从孟献子开始的。国君的夫人不再经过天子的认可,是从鲁昭公开始的。外宗为国君、夫人服丧,其规格同于内宗。

孔子的马棚失火,乡人纷纷前来慰问,孔子表示拜谢时,对士拜谢一次,对大夫拜谢两次,用的也是拜谢吊客的礼数。孔子说:“管仲遇到一伙窃贼,从中选出二人,推荐给齐桓公为臣,说:‘这两个人是由于结交匪类,所以犯法。实际他们都是可以造就的人才。’管仲去世,齐桓公命令这两个人为管仲服丧。由于大夫的举荐而为国君任用的人在大夫死时为其服丧,是从管仲开始的。”这是因为有国君命令的缘故。

由于一时疏忽而称呼了国君的名,就应该起立,以表示知过要改。作为臣子,如果与国君同名,那么臣子就应该把字作为自己的称呼。国内发生了叛乱,自己如果无力阻止,至少也要做到不参与。对于外国的侵犯,则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赞大行》上讲:朝见天子所用的圭,上公是九寸长,侯、伯是七寸长,子、男是五寸长;宽度都是三寸,圭的上端左右各削去一寸半,这些圭都是用玉制成的。圭垫上用三种颜色横绕着画了六圈。鲁哀公问子羔说:“你的祖上何时开始做官,傣禄又是多少?”子羔答道:“从文公时开始当个低级办事员。”

新庙落成就要举行血祭,其作法是:祝、宗人、宰夫、雍人都头戴爵弃,身穿丝质的吉服,由雍人把要杀的羊擦拭干净,由宗人检视一下,然后宰夫面向北站在碑南靠东的首位上。雍人扛起羊从前檐正中登上屋顶,站在屋脊正中,面向南,把羊杀掉,等羊血流到前檐,才下来。衅庙门和夹室都用鸡。顺序是先衅庙门,后衅夹室。衅祭都在屋下进行。杀鸡血祭时,如果是祭门,就对着门杀鸡;如果是祭夹室,就在夹室中央杀鸡。血祭夹室时,宰夫、祝、宗人皆面向夹室而立。血祭庙门时,宰夫、祝、宗人皆对着门,面向北。这些事情都作过了,宗人就向宰夫报告衅礼结束,于是全体退出,去向国君报告:“某庙的衅礼已经完毕。”报告是在国君的路寝进行,国君面朝南,立于路寝门内,身穿朝服。向国君报告以后,大家才退下。如果是路寝落成,那就只举行一个落成典礼而不举行血祭。之所以要衅庙,是因为庙是和神明打交道的地方。凡是宗庙所用的器物,其重要者制成以后,都要用一只小公猪进行血祭。

诸侯休弃夫人,派使者将夫人送回本国,沿途仍以夫人之礼相待;来到本国,仍以夫人的身份入境。使者通过主国摈者传话说:“敝国国君不才,没有能力跟随夫人一道祭祀宗庙社樱,特派使臣某某将此下情报告您的左右。”主国国君通过摈者回答说:“敝国国君本来一开始就说过没有把女儿教调好,现在闹到这个地步,敝国国君敢不恭敬从命吗。”于是跟随使者前来的办事人员就按规矩把夫人的陪嫁器物陈列出来,主国的办事人员也按规矩点收。如果是大夫、士、庶民休弃其妻,就派人把妻送回娘家,并致词说:“某某不才,不能和她一道祭祀祖宗,特派我冒昧享告左右。”主人回答说:“我的女儿不好,不敢逃避责罚,敢不恭敬从命。”使者退出,主人以礼相送。使者传话时,如果被休弃的妇人公公还在,就以公公的名义说:“某之子不敏。”如果公公去世,就以其兄的名义说:“某之弟不敏。”如果没有兄长,就用丈夫的名义致词。主人的答词说:“我的女儿不好。”如果被休弃的是主人的姑或姊妹,答词就要做相应的改动。

孔子说:“我在少施氏家作客能吃得饱,因为少施氏能依礼招待我。我祭食时,他就起身辞谢说:‘粗茶淡饭,不值得祭。’食毕,我赞美主人做的饭菜可口时,.他又起身辞谢说:‘粗茶淡饭,只怕伤了您的胃口。”

订婚的礼品是布帛一束,一束五卷,每卷四丈长。新媳妇拜见公婆时,丈夫的兄弟、姑、姊妹等亲属都立在堂下,面向西,以北头为上位,这也等于是和这些人都见过了。至于拜见丈夫的伯父、叔父,因其是长辈,所以要到他们的住处去拜见。女子虽未许嫁,到了二十岁时也要行异礼。为她行异礼时,在家找个妇人就行了,不须另请女宾。行过异礼之后,平常在家,还是暮首发型。

桦的形制:长三尺,下端宽二尺,上端宽一尺,五寸。领缝以下的桦的两边,用爵韦表里镶边共六寸领缝距上端,下端有五寸长不用爵韦镶边,而用素绩镶边;在所有镶边的缝中都嵌有五彩丝带。

下页:丧大记白话文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