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礼记白话文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内则白话文
类别:儒家经典 作者: ( 字号:   )

天子命令家宰,对万民百姓降下教令。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在鸡叫头遍时就都洗手漱口,然后梳头,用淄帛束发作髻,插上发答,用一条丝带束住发根而垂其末于髻后,戴上假发作的刘海,戴上帽子,系好帽带,穿上玄端,系上蔽膝,系上大带,把笋插入带间。身上左右佩上常用之物。左边佩的是手帕、小刀、磨石、小胰和金隧。右边佩的是射箭用的决和捍,笔管和刀鞘,大稍和木隧。打好绑腿,穿好鞋子,系好鞋带。

媳妇侍奉公婆,如同儿子侍奉父母一样。也是鸡叫头遍的时候,就都起床洗手洗脸漱口,然后梳头,用绪帛束发作髻,插上替子,用一条丝带束住头根而垂其末于髻后,穿上玄色绢衣,系上大带。身上左右佩带的东西,左边和男子一样,右边则佩带针、笔管、线、丝绵、大腻、木隧六样东西。其中的针、笔管、线和丝绵都装在一个小袋子里。发上系条五彩丝绳,系好鞋带。作儿子的,作媳妇的,就应这样梳洗干净穿戴整齐地到父母或公婆那里去请安。

到了父母公婆的卧室,要柔声细气地问暖问寒;如果他们身上疼痛或疥癣作痒,就要恭敬按摩爬搔患处。他们出入走动时,有时要走在他们前边,有时要走在他们后边,并且恭敬地或拉住手,或搀住胳膊。请他们洗手时,年龄小点的捧着脸盆在下面接水,年龄大点地手执匡器从上方往他们手上浇水,洗过之后递给他们擦手巾。然后问他们想吃什么,恭恭敬敬地进上,和颜悦色的应承。厚粥、稀粥、酒、甜酒、菜肉羹、豆子、麦子、大麻子、稻、黍、粱、林,这些食品任其选择。在烹调的时候,还要加上枣子、栗子、糖稀、蜂蜜使其甘甜,用新鲜的或干燥的董、宣、白榆浸泡在粉芡汤里使其柔滑,用油脂拌和使其香美。一定要等到父母舅姑都品尝过以后才可告退。

子女尚未成年者,在鸡叫头遍时,也都起床洗手漱口,然后梳头,用细帛束发作髻,戴上用假发做的刘海,把头发札成总角式样,身上都用带子系个香囊。在天色微明时去向父母请安,问他们早点都吃了点什么,喝了点什么。如果父母已经用过早点,就可以告退;如果尚未用过,那就帮助哥嫂张罗安排。

家中所有的人,不论男女上下,在鸡叫头遍的时候,都要起来洗手漱口,穿戴整齐,把枕席收起来,洒水扫地,室内、堂上、庭中都要打扫,铺设坐席,各人做自己分内的事。还没有上学的小孩子可以早睡晚起,随他高兴,吃饭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儿子有命士以上爵位者,要和父亲住在不同的小院里。天刚明的时候到父母那里去请早安,献上好吃的东西表示孝敬。太阳出来以后才可向父母告退,然后各人干各自分内的事。太阳落了以后,还要到父母那里去请晚安,也要带上好吃的东西献上。

早晨起来以后,父母公婆如果将要坐下休息,儿子媳妇就要捧着席子请示朝哪边铺;他们如果要更换卧处,子辈中的年长者要捧着卧席请示脚朝哪头,再由子辈中的年少者移动坐榻,由家子家妇侍坐。这时候,侍者搬来几案让父母公婆依凭,然后为他们整理内务,将大席和贴身的竹席收起来,把被子悬挂起来,把枕头放进箱子,把贴身竹席收藏起来。父母公婆的衣服、被子、覃席、枕头、几案,不得随便移动地方,以免用时还要费神寻找;他们的手杖、鞋子,更要敬而远之,不可乱动;他们饮食用的器皿,不是吃他们剩下的饭就不敢用;他们的日常饮食之物,不是他们吃剩下的谁也不敢触动。如果是父母健在,他们每天的早饭晚饭,要由儿子和儿媳们帮助吃他们剩下的饭。既吃就要吃净,不可再有剩余。如果是父亲去世而母亲健在,每天的早饭晚饭,就由长子在旁照料,而母亲吃剩下的,由弟弟和弟媳们来吃,也要同样吃净,不再剩余。美味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如果父母吃不完,由小孩子们把它吃掉。

在父母公婆跟前,他们如果有事召唤,要先用“唯”答应,然后恭敬地回话。在父母公婆跟前,进退拐弯都要态度庄重,升降堂阶和出入门户都要俯身而行。在父母公婆跟前,不敢打饱嗝,不敢打喷嚏、咳嗽,不敢打呵欠、伸懒腰,不敢东倒西歪左靠右倚,不敢斜视,不敢吐唾沫、摸鼻涕。在他们跟前,感到寒冷也不敢加衣,身上发痒也不敢抓挠。在他们跟前,不是为长者干重活,不敢脱衣露臂;不是涉水,不敢撩起衣服。发现父母脸上有口水和鼻涕,要及时帮助擦掉。他们的冠带脏了,就蘸着灰汁洗涤;他们的衣裳脏了,就蘸着灰汁洗灌;他们的衣裳有裂口,就穿针引线把它缝好补好。每隔五天就烧些热水让他们洗澡,每隔三天让他们洗一次头。这期间,如果脸脏了,就烧热淘米水让他们洗脸;如果脚脏了,就烧点热水让他们洗脚。年少的侍奉年长的,卑贱者侍奉尊贵者,也要按照儿子媳妇侍奉父母公婆的礼节去做。

男子不讲应该由女人关心和从事的事,女子不讲应该由男人关心和力、理的事。如果不是举行祭祀和办理丧事,男女之间不能用手传递东西。如果必须传递东西,那么女方要用一个竹筐来承接。如果没有竹筐,就要由递东西的人坐下把东西放在地上,然后由接东西的人坐下把东西从地上取走。男女不在同一口井上汲水,不同用一间浴室洗澡,不互相通用一床寝席,不互相讨借东西,不能男女衣裳混着穿。闺门内讲的不可传之于外,闺门外讲的不可传之于内。男子进入内宅,不可以嘘声示意,也不可用手指指点点,免得使人感到鬼鬼祟祟。夜晚行路要点燃火把,没有火把就不要外出。女子出门,要以物遮面,如果是夜晚行路,也要点燃火把,否则便不外出,免得人们说三道四。走路,男人靠右边走,女人靠左边走。

做儿子做媳妇的,如果想要有个孝敬的美名,就必须对于父母公婆的旨意,一不要违背,二不要懈怠。父母公婆如果叫他们吃东西,虽然做儿子做媳妇的不喜欢吃,也要少尝一些,等到父母公婆察觉以后说声不爱吃也就算了,这才住口。父母公婆赐给他们衣服,虽不想穿也要暂时穿上,等到父母公婆发话说收起来吧,才能脱下。父母公婆交待他们要办的事,中途可能会叫他人代替来作,自己虽然不想让人代替,但也要姑且交给代替者来做,等到代替者把事情办糟之后,自己再心平气和地从头收拾。当儿子媳妇在辛勤劳作时,做父母公婆的很心疼他们,就一定要劝说他们别赶得那么紧,而且宁可让他们多休息几次。如果儿子和媳妇不孝敬公婆,也用不着生气埋怨,可以先教育他们。如果教育了也不管用,那就可以责罚他们;如果责罚还不管用,那就把儿子赶出家门,把媳妇休回娘家。即令如此,也不对人明言其过,免得家丑外扬。

父母有了过失,做儿子的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谏。劝谏如果不起作用,做儿子的就应更加恭敬更加孝顺,等到他们高兴的时候再次劝谏。再次劝谏也可能招致父母的不高兴,但是与其让父母得罪于乡党州间宁可自己犯颜苦谏。如果犯颜苦谏招致父母大怒,把自己打得皮破血流,那也不敢生气埋怨,而是更加恭敬更加孝顺。

父母有十分宠爱的贱妾及庶子、庶孙,即令父母去世,做儿子的也要终身敬重他们。儿子如果有两个妾,父母喜欢其中的一个,而儿子喜欢的则是另一个,那么,无论是在穿戴饮食方面,或是在干活方面,儿子喜欢的那一个都不敢攀比父母喜欢的那一个,即令是父母去世了也仍旧如此。儿子认为自己的妻子蛮好,但是父母看着不顺眼,那就应当休掉。儿子认为自己的妻子差劲,但是父母说:“这个媳妇很会侍候我们。”那么儿子就要以夫妇之礼相待,终身不变。

父母虽然去世了,儿子将做好事,想到这会给父母带来美名,就一定果敢地去做;如果是将做坏事,想到这会使父母跟着丢人,那就一定敛手不敢去做。

公公去世,婆婆就要把主持家务的事传给家妇。每逢祭祀或招待宾客,虽然婆婆此时已经放权,但家妇每事还要请示婆婆,不敢专断。而介妇遇事则要向家妇请示,不可直接请示婆婆。公婆使唤家妇,家妇不可懈怠,也不可自恃地位特殊而对介妇不友爱和无礼。公婆如果使唤介妇,介妇也不可忘乎所以,不敢和家妇攀比,不敢和家妇并肩而行、并肩而坐,不敢像家妇那样有权发号施令。不管是家妇、介妇,如果公婆没有发话让他们回自己的住室,她们就得一直在左右侍候,不敢告退。媳妇们有事想办,不论大事小事都一定要先请示公婆。当儿子当媳妇的,不能有属于自己的财货、牲畜、器物,不敢私自借出东西,不敢私自给人东西。媳妇如果得到娘家亲友馈赠的饮食、衣服、布帛、佩巾、造兰,在接受了以后要献给公婆;公婆接受了,媳妇就感到高兴,女风同自己刚接受了亲友的馈赠一样,如果公婆把东西又转赐我自己,那就要推辞;实在推辞不了,就要像重新受到公婆赏赐那样地接受下来,收藏好,以备公婆缺乏时再献。媳妇如果要向娘家亲友赠送什么东西,就要先向公婆察明原因,公婆拿出东西来赏赐自己,然后自己才可以送人。

一家的嫡子、庶子应该敬重全族的宗子、宗妇。即令嫡子、庶子地位高贵富有钱财,也不敢以此进入宗子之家去炫耀。即令是车马随从众多,也必须把他们安顿在宗子家的大门之外,自己只带少量的随从进入。自己的子弟如果被赐与器物、衣服、裘袅、车马,那就要从中挑选上等的献给宗子,然后自己才敢服用那些次等的。如果所献之物超过了宗子的爵位级别,宗子不得享用,那就不敢把这类物品带进宗子之门,否则,岂不成了以自己的富贵凌驾于宗子之上了吗!如果自己富裕,可以准备二只牺牲,挑选好的一只献给宗子,在宗子祭祖时,小宗夫妇都斋戒助祭于宗子之家,等到宗子祭祖完毕,然后才敢回家祭祀自己的父祖。

吃饭所用的谷物有六种:黍、翟、稻、粱、白黍、黄粱,每种还有熟获、生获的区别。

加撰时的膳食有:牛肉羹、羊肉羹、猪肉羹、烤牛肉,这四种分盛四豆,排成一行,放在最北边。接着往南的一行是肉酱、大块牛肉、肉酱、切细的牛肉,再接着往南的一行是烤羊肉、大块羊肉、肉酱、大块猪肉,再接着往南的一行是肉酱、大块猪肉、芥子酱、切细的鱼肉。以上四行,每行四豆,这是招待下大夫之礼。如果再加上野鸡、兔子、鹤鹑、鹤雀这四种干肉,那就是招待上大夫之礼了。

饮料有六种:一是重醋,即清糟兼有的甜酒。这种重醋,有用稻酿制的,有用黍酿制的,有用粱酿制的。二是稀粥,有时就以稀粥为醒,例如用黍煮的稀粥。三是浆,四是水,五是梅浆,六是凉粥。

酒有两大类:清酒和白酒。

羞篷中所盛的食物是:粮饵、粉誓。

国君燕食的饭谱是:蚌蛤酱、雕胡米、野鸡羹这三种配合着吃,麦饭、肉羹、鸡羹这三样配合着吃,大米饭、犬羹、兔羹这三样配合着吃。上述诸羹都要加入用佐料和米屑调制的汤,但不加寥菜。在煮小猪的时候,用苦菜把它包起来,去其腥味,在猪腹里塞入寥菜。在煮鸡时,加入酿酱,一在鸡腹中塞入寥菜。在煮鱼时,要加入鱼子酱,在鱼腹中塞入寥菜。在煮鳖时,要加入酿酱,在鳖腹中塞入寥菜。吃肉干时,配以蚁酱。吃肉羹时,配以兔肉酱。吃糜肉切片时,配以鱼肉酱。吃鱼切片时,配以芥子酱。吃生糜肉时,配以酿酱。吃桃干、梅干时,配以大盐。

调和食物的温热凉寒,要根据食物的种类来决定。凡是饭食一类,要像春天那样的温;凡是羹食一类,要像夏天那样的热;凡是酱类,要像秋天那样的凉;凡是饮料一类,要像冬天那样的寒。凡调味,春季可以让酸味多些,夏季可以让苦味多些,秋季可以让辛味多些,冬季可以让咸味多些。但无论哪个季节,都要同时加些枣栗怡蜜,使其甘甜;再加些粉芡汤和蔬菜,使其柔滑。主食和肉类的搭配也要注意使二者气味相成,具体地说就是:牛肉配稻,羊肉配黍,猪肉配樱,狗肉配粱,鹅配麦子,鱼配雕胡。春天适合吃小羊小猪,用牛油来烹调;夏天适合吃千难干鱼,用狗油来烹调;秋天适合吃小牛小鹿,用猪油来烹调;冬天适合吃鱼鹅,用羊油来烹调。国君燕食所用的美味有:牛肉干、鹿脯、野猪脯、康脯、璋脯,其中的糜、鹿、野猪、璋子不但可以制脯,而且可以切成薄片生吃。难羹、兔羹都搀有蔬菜。还有雀、鹤、蝉、蜂、木耳、菱角、积俱、枣子、栗子、棒子、柿子、瓜类、桃子、李子、梅子、杏子、山喳、梨子、姜、桂等,总共三十一种。

大夫的日常午饭、晚饭,如果有脍就不能有脯,如果有脯就不能有脍。士的日常午饭、晚饭,可以有羹与裁,但只能有一份,不得重设。百姓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非肉不饱,所以他们的午饭、晚饭必须见肉。

调和细切的鱼肉,春季用葱,秋季用芥子酱。调和细切的大肉片,春季用韭菜,秋季用寥菜。凝固的脂肪用葱来调味,油用燕来调味。牛羊猪三牲要搀入食茱英,用醋来调味,其他动物用梅酱调味。鹑羹、鸡羹、蒸驾,都要用寥菜搀和。纺药可以蒸吃,小鸟可以烧吃,野鸡可以或蒸或烧或作羹来吃,,这三种动物的调味品只用萝,不用寥菜。

不食幼鳖,吃狼肉要去掉它的肠子,吃狗肉要去掉狗肾,吃狸要去掉它的正脊,吃兔肉要去掉屁股,吃狐要扔掉狐头,吃鱼要扔掉肠子,吃鳖要去掉肛门。因为这些部位都对人体有害。吃肉要剔骨去筋,所以叫做“脱”。吃鱼要刮去鳞片,所以叫做“作”。枣子易沾尘土,吃时要擦净,所以叫做“新”。栗子好生虫,吃时要挑捡,所以叫做“选”。桃子多毛,吃时要拭去其毛,所以叫做“掸”。吃山喳、梨子时要去掉其核,所以叫做“钻”。

牛经常夜里鸣叫的,它的肉一定恶臭;羊毛稀少而且有的毛纠结在一起的,它的肉一定擅味重;狗的大腿内侧无毛而且走动急躁的,它的肉一定有躁味;鸟的羽毛暗淡无色而且叫声沙哑的,它的肉一定会有腐朽的臭味;猪的眼老是向着远处看而且上下睫毛相交的,它的肉一定腥味重;马是黑色脊背而且前腿有杂色毛的,它的肉一定如缕姑般臭。尾巴不足一手握长的小鸟,不能吃。鹅尾、天鹅和猫头鹰的胁侧薄肉、鸭尾、鸡肝、鹅肾、鸭的脾脏和小肠、鹿胃,这些部位都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能吃。

凡是把生肉切碎搀菜煮吃时,不管是哪种牲肉,切得较细的就叫脍,切得较粗的就叫轩。还有一种说法:糜肉、鹿肉、鱼肉切得较粗,那叫范;糜肉切得较细,那叫辟鸡;野猪肉切得较粗,那叫轩;兔肉切得较细,那叫宛脾。不管粗切细切,都要把葱和燕切碎,和肉拌在一起浸到醋里,使肉变软。

羹和饭是人们的主食,上自诸侯,下至老百姓,一般情况下,在这方面没啥差别。大夫不到一定的年龄,就没有常置左右备食的美味。大夫到了七十岁,就可以有存放秩膳的阁架了。天子的这种阁架,左夹室五个,右夹室五个,总共十个。公、侯、伯的阁架有五个,皆置于房中。大夫的阁架是三个,也在房中。士的地位卑下,房内只有一个存放食品的土台子,叫站,不叫阁。

凡是招待老人的宴会,有虞氏用燕礼,夏后氏用飨礼,殷人用食礼,周人遵循古制而三礼兼用。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乡学中举行的敬老宴,六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王宫小学中举行的敬老宴,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大学中举行的敬老宴。从天子到诸侯都适用这条规定。人到了八十岁精力已衰,在拜受君命时,只要跪下去连叩两次头就可以了。盲人行动不便,也可照此办理。九十岁的老人越发体衰,可以让他人代替自己拜受君命。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吃粗粮而吃细粮;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没有肉就吃不饱,所以要常备有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饿得快,每顿饭要多做一份,以备零食;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要常吃珍美的食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其住室中经常存有食品,无论他走到哪里,随身都备有饮食。人到了六十岁,做子女的就要为其准备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人到了七十岁,就要为其准备需要一季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人到了八十岁,就要为其准备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人到了九十岁,就要为其准备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只有绞、纷、袅、冒,这些东西做得快,所以死后再做也不迟。人到了五十岁就开始衰老,到了六十岁饭没有肉就吃不饱,到了七十岁没有丝绵就会感到身上不暖,到了八十岁没有人暖被窝就睡不暖和,到了九十岁即令有人暖被也睡不暖和了。五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家,六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乡,七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国都,八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上朝,九十岁以后,天子若有事询问,就应派人到他家请教,还要带上好吃的。大夫到了七十岁,就可以不在朝里侍候;八十以后,天子要每月派人前去问安;九十岁以后,天子每天要派人送去食品。平民到了五十岁就不服劳役,六十以后就不服兵役,七十以后就不再参与应酬宾客的活动,八十以后就连祭祀丧葬这类重要的事也不参与了。五十以后得到封爵,六十以后不亲自向别人请教,七十以后就告老退休,遇到丧事只要身穿孝服就行,其他礼数全免。夏、商、周三代的敬老宴,都要依据户籍来核实参加宴会老人的年龄。家有八十岁以上老人者,可以豁免家中一名成员的劳役;家有九十岁以上老人者,可以豁免全家成员的劳役。盲人的待遇同此。只要父母健在,儿子年龄再大也只能立侍在旁,不敢坐下。有虞氏在上库设宴款待国老,在下库设宴款待庶老。夏后氏在东序设宴款待国老,在西序设宴款待庶老。殷人在右学设宴款待国老,在左学设宴款待庶老。周人在东郊设宴款待国老,在虞痒设宴款待庶老。虞库在王城的西郊。有虞氏的时代,祭祀时头戴叫做“皇”的冠,养老时穿深衣。夏代,祭祀时头戴叫做“收”的冠,养老时穿燕衣。殷人祭祀时头戴叫做“辱”的冠,养老时穿编衣。周人祭祀时戴冕,养老时穿玄衣。耳目也者.

曾子说:“孝子的养老,首先在于使父母内心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旨意;其次才是言行循礼,使他们听起来高兴,看起来快乐,使他们起居安适,在饮食方面尽心侍候周到,直到孝子死而后已。所谓“终身”孝敬父母,不是说终父母的一生,而是终孝子自己的一生。所以,虽然父母已经去世,但他们生前所爱的,自己也要爱;他们生前所敬的,自己也要敬;就是对他们喜欢的犬马也都是如此对待,更何况对他们爱敬的人呢!”

凡举行养老之礼,五帝时着重于效法他们,以为榜样;三王时除了有效法的含义以外,还在养老典礼上请他们训话。五帝时着重于效法他们,为了颐养他时的身心,就没有设下“乞言”这个节目,只是把他们的优良德行记载下来,成为敦厚之史。三王养老也效法老人们的德行,但在养老典礼临近结束时要请他们训话,留下宝贵意见,但这样做也不是硬性强迫,而是随老人们的自觉自愿。三王也要把老人的善言厚德记录下来,成为敦厚之史。

八珍之一的淳熬,其做法是用稻米做成核把,把煎过的肉酱摊在橄把上,再浇上油,这就是淳熬。八珍之二的淳母,其做法类似淳熬,只不过是用黍米粉作饼,把煎过的肉酱摊在饼上,再浇上油,就成了淳母。八珍之三是炮豚,八珍之四是炮羊。炮的制作过程是,先取来小猪或母羊,宰杀后淘净内脏,把枣子塞进腹腔内,用芦苇编成的箔把它裹起来,外面再涂上一层搀有草桔的泥巴,然后放在火上烤,等到把泥巴烤干,将泥巴剥掉,然后把手洗净,把皮肉表面上的一层薄膜搓掉。然后再取来稻米粉,加水拌成稀粥,敷在小猪身上,放在小鼎中用油来煎,小鼎中的油一定要淹掉小猪。然后搞来大锅,烧开其中的水,将盛有小猪或羊脯的小鼎置于锅内,注意不要让水面超过小鼎的高度,以免进水。这样连续加热,三天三夜不停火,将肉取出时就非常之烂,吃的时候再用醋和肉酱来调味。捣珍是八珍之五,其做法是:以牛肉、羊肉、糜肉、鹿肉、璋肉作原料,一定要取其嫩美的里脊部分,牛肉一份,羊肉、糜肉、鹿肉、璋肉也各取同样的一等份,将它们搅拌在一起,反复捶打,去掉筋键,煮熟以后出锅,去掉肉膜,吃时再用醋和肉酱调味就行了。渍是八珍之六,其做法是:一定要以新鲜牛肉作原料,切得薄薄的,切时一定要切断肉的纹理,然后浸泡到美酒里面,大约过上十二天就算成了,吃的时候再用醋、肉酱、梅浆来调味。熬是八珍之七,其作法是:先把牛肉捶捣一下,去掉薄膜和筋腿,然后取来编好的芦箔,把牛肉摊在上面,先洒上桂屑姜末,再洒上盐,然后用火烘干烤熟,就可以吃了。用羊肉或糜、鹿、璋肉也可以制熬,其方法和用牛肉制熬一样。如果不喜欢吃干肉,也可以用水泡软,以肉酱煎着吃;如果喜欢吃干肉,那么捶捣一下就可以吃了。肝臀是八珍之八,其做法是:取一副狗肝,用它的肠脂把肝包起来,再用肉酱拌和湿润,放在火上烤,等到脂肪烤焦,肝也就熟了,吃时可以不用寥菜。掺食的做法是:取牛、羊、猪之肉各一等份,切碎,与稻米粉揉拌到一起,米粉与肉的比例是二比一,捏成糕的模样,用油来炸,出锅就成了。取稻米粉加水调和,再加入切碎的牛羊猪的胸间脂肪,一起制成厚粥。

慎重地处理夫妇关系非常必要,因为它是所有礼的根本。建造宫室,要严格区别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宫殿深邃,宫门重重,门外有阁人把守,后宫有寺人掌管。男不入内,女不出外。男女不使用共同的衣架。做妻子的不敢把自己的衣服挂在丈夫的衣架上,不敢把自己的衣服存放到丈夫的衣箱里,不敢和丈夫在同一间浴室洗澡。丈夫若不在家,妻子就要把丈夫的枕头收到箱子里,覃席也收起来,丈夫的其他用器也都收藏妥当。年少的侍奉年长的,卑贱者侍奉尊贵者,也都应如此。按照夫妇之礼,只有夫妻到了七十岁,两口子才能不避嫌地一直同居共寝,否则就要与妾轮流侍夜。所以妾即使年老,只要尚未年满五十,就必须每五天轮流一次侍夜。轮到哪一位侍夜,就要像臣之朝君那样,齐其心志,洁净内外,穿上合乎身份的礼服,梳好头发,系上香囊,穿好鞋子,毕恭毕敬地前去。即使是受到主人宠爱的埠妾,她的衣服和饮食也不敢恃宠乱来,以至于超过身份高于她的女人。不论是国君还是卿大夫士,如果正妻不在家,那么轮到正妻侍夜的那一夜,妾也不敢前往夫寝代替正妻侍夜,而必须把这一夜空下来,以严妻妾之别。

妻将生产,到了临产的月份,就要由燕寝搬到侧室待产,这期间,丈夫要派人一天两次去问候。到了临产的时刻,丈夫要亲自前去问候。这时候妻子因为衣饰不整,不敢露面,就派贴身的女师穿戴整齐回答丈夫。孩子生下以后,丈夫还要一天两次地派人去问候。如果妻子生产时适逢丈夫斋戒,丈夫就不到侧室去间候。孩子生下以后,如果是男孩子,就在侧室门左挂一张木弓作为标志;如果是女孩子,就在侧室门右挂一条佩巾作为标志。到了第三天才抱新生儿出来。如果是男孩,就行射礼;如果是女孩,就免了。

国君的嫡长子出生,要报告国君,以太牢之礼迎接嫡长子的诞生,由膳宰之官负责安排。第三天,卜选一位抱新生儿的士,被选中的士要在前一天就斋戒,穿上朝服,在路寝门外等候,把新生儿接过来抱着。此后,射人用桑木之弓射出六支蓬草之箭,一箭射天,表示将来敬事夭神;一箭射地,表示将来敬事地抵;四箭分射东西南北,表示将来威服四方。然后保母把新生儿接过来抱着,膳宰便开始以一献之礼向抱子的士敬洒,并赐给他五匹帛作为酬谢。还要从士之妻、大夫之妾当中卜选一个乳汁多的,让她来作新生儿的奶娘。

凡举行迎接新生儿诞生的仪式,一定要在三天之内选个吉日。所用的牢具,天子的家子是太牢,庶人的家子是一只小猪,士的家子也是一只小猪,诸侯的家子也是太牢。如果不是家子,牢具的规格都要分别降低一等。

幼儿出生后,要在宫中单独打扫一处房子供他居住。要从国君的众妾和傅母中,挑选出性情宽厚、慈惠、温良、恭敬、谨慎而不喜欢多嘴多舌的,做幼儿的老师,其次做幼儿的慈母,再其次做幼儿的保母,奶娘则光管喂奶而已,这些人统统和幼儿同居一室。他人无事,不得前往,以免惊动幼儿。

幼儿出生的第三个月之末,要选择一个吉日为幼儿剪发。但按规矩不能把胎发全部剪掉,要留下一部分,男的留个“角”,女的留个“羁”,或者男的留左边,女的留右边。这一天,妻子要带着幼儿拜见幼儿之父。如果是大夫以上之家,夫妇都要另制新衣;自命士以下,虽不另制新衣,但也要把旧衣洗得干干净净再穿。男男女女都要一早起身,洗头洗澡,穿上礼服。为夫妇准备的膳食,比照每月初一的膳食规格。丈夫进入正寝的门,从昨阶登堂,站在昨阶上,面向西;妻由侧室来到夫的正寝,升自北阶、抱着幼儿从东房出来,在西阶上当循而立,面向东。这时,女师站在妻侧稍前,帮助传话说:“儿的母亲某氏,今天将恭敬地携带小儿拜见其父。”丈夫回答说:“你要教导小儿恭敬地遵循正道。”父亲拉着小儿的右手,含着笑给小儿取了个名。妻子回答说:“我会铭记此名的深刻含义,努力使儿将来有所成就。”说罢,就转身向左把小儿递给教师。教师将小儿之名遍告诸妇、诸母,命名仪式结束,妻子就走回丈夫的燕寝。丈夫把小儿的名告诉给宰,宰又转告给同姓的父兄子弟,同时在简策上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生”,然后收藏起来。宰又将小儿之名与生辰上报间史,间史登记为两份,一份存放到间府,另一份逐级上报,最后报告给州史。州史又报告给州长,州长则命令存放到州府。丈夫也返回燕寝,与妻子同食,如同平时夫妇供养的常礼一样。

国君的太子出生,到了三月之末命名之日,国君要洗头洗澡,穿上朝服,夫人也一样,都立在昨阶上,面向西。幼儿由世妇抱着,升自西阶,立在西阶上,面向东。等到国君为幼儿命名之后,世妇才抱着幼儿退下。如果是太子的同母弟出生,则由夫人抱着在正寝拜见国君,国君抚摸着幼儿的头,含着笑为他命名。命名的礼节基本上与太子相同,只是没有国君和夫人的对答之辞。

为儿子取名,不要用日月为名,不要以国名为名,不要以身上的暗疾为名。大夫和士的儿子取名,不敢与太子同名。

大夫、士的妾将要生子,到了临产的月份,丈夫要每天派人去问候一次。孩子生下以后,到了第三个月的末尾,也要选个吉日,大家都洗漱整洁,而且前一天就斋戒,妾抱幼儿与夫相见于内寝,丈夫用妾刚嫁来时的礼节对待她。丈夫吃过以后,把食物撤下,让她一个人吃剩下的食物,以示优待。然后就由她来侍候丈夫过夜。

国君的妾生子,要到侧室去生。到了孩子生下满三个月的那天,幼儿的母亲要洗头洗澡,穿上礼服,由摈者抱着幼儿一道去拜见国君。国君如果对此妾有所偏爱,就亲自为幼儿取名;如果是非所宠爱之妾所生之子,就由有关官员取名。

老百姓的家中可能没有侧室作为产房,而是夫妻二人同寝,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到了该分娩的时候,丈夫就要从寝室避开,随便找个房间住下。至于待产期间丈夫每天派人前去问候,以及满三个月后的抱子见父,其礼数都和士大夫一样。

凡是幼儿的祖父健在,那么到了三月之末,要举行幼儿拜见祖父之礼,祖父也要给幼儿取名,拜见的礼节就和子见父一样,只是没有应对之辞罢了。

为国君之子喂奶的士妻或大夫之妾,三年以后可以回家。回家之前,国君在公宫接见她们,并且有所赏赐以表慰劳。大夫之子有乳母喂养,士的妻地位卑贱,自己生的只能自己喂养。

由命士以上及大夫之子,通常是生下以后满三个月才父子相见,但也有的是生下十日以后即相见。幼儿如果是家子,那是正统,父子相见之礼就在夫妻未食之前相见,父亲还要拉住幼儿的右手;如果幼儿是嫡子、庶子,并非正统,父子相见之礼就在夫妻(或妾)进食之后相见,见面时父亲只须抚摸幼儿的头。

幼儿会自己吃饭了,就要教他使用右手。幼儿会说话了,就要教他们学习答话,男孩用“唯”,女孩用“俞”。身上带的荷包,男孩的以皮革制成,表示长大将从事勇武之事;女孩的以丝帛制成,表示长大将从事女红之事。到了六岁,要教他识数和辨认东南西北。到了七岁,开始教以男女有别,男孩和女孩,坐不同席,吃饭也不同席、到了八岁,出门进门,坐桌吃饭,一定要让长者在前,开始让他们懂得敬让长者的道理。到了九岁,要教他们知道朔望和会用干支记日。到了十岁,女孩就要留在家里,而男孩则要离开家跟着外边的老师学习,在外边的小学里住宿,学习识字和算术。这时候穿的衣裤都不用帛来做,以防止奢侈之心产生;此前所教的规矩,还要遵循勿怠。早晚学习洒扫进退的礼节,勤习简策,学习以诚待人。到了十三岁,开始学习乐器,诵读诗歌,学习舞《勺》。到了十五岁,要学习舞《象》,学习射箭和驾车。到了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是成人了,就要开始学习五礼。这时候可以穿皮衣,穿帛制之衣,舞《大夏》之舞。要笃行孝J涕,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但尚不足以教育他人,要努力地积累德行,但尚不足以为人师表。到了三十岁,娶妻成家,开始受田服役,要广泛讨教,学无常师,对朋友谦逊,其志尚远大者始与之交往。到了四十岁,开始做官,出谋划策都要醉酌再三,如果君臣道合则就职任事,否则就离开。到了五十岁,受命为大夫,参与邦国大事。到了七十岁,年老体衰,就该告老退休。凡男子行拜礼,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女孩子长到十岁就不能像男孩子那样外出,必须呆在家里由女师教她们如何说话才算柔婉,如何打扮才算贞静,如何举动才算听从,还要教她们绩麻缥丝,织布织增,编织丝带等女红之事,以供制作衣服。还要让她们观摩祭祀活动,传递酒浆、篷豆、范酿等祭品祭器,按照礼节规定帮助长者安放祭品。到了十五岁,举行笋礼,表示已进入成年。到了二十岁,可以出嫁;如有特殊原因,可推迟到二十三岁才嫁。如果是明媒正娶,六礼齐备,那就是与丈夫平等的正妻;如果是无媒自通,六礼不备,那就是贱妾。凡是女子行拜礼,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下页:玉藻白话文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