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孔丛子》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记义第三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汉孔鲋 ( 字号:   )

季桓子以粟千钟饩夫子。夫子受之而不辞。既而以颁门人之无者。子贡进曰、季孙以夫子贫故致粟。夫子受之而以施人无乃非季孙之意乎。子曰何。对曰季孙以为惠也。子曰然。吾得千钟所以受而不辞者。为季孙之惠且以为宠也。夫受人财不以成富。与季孙之惠于一人。岂若惠数百人哉。

秦庄子死。孟武伯问于孔子。曰古者同寮有服乎。答曰然。同寮有相友之义。贵贱殊等。不为同官。闻诸老聃。昔者虢叔、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适、五臣同寮比德以赞文武。及虢叔死四人者为之服朋友之服。古之达理者行之也。

公父文伯死。室人有从死者。其母怒而不哭。相室谏之。其母曰孔子。天下之贤人也。不用于鲁。退而去。是子素宗之而不能随。今死而内人从死者二人焉。若此。于长者薄于妇人厚也。既而夫子闻之。曰季氏之妇尚贤哉。子路愀然对曰夫子亦好人之誉巳乎。夫子死而不哭。是不慈也。何善尔。子曰怒其子之不能随贤。所以为尚贤者。吾何有焉。其亦善此而巳矣。

卫出公使人问孔子曰、寡人之任臣无大小。一一自观察之。犹复失人。何故。答曰如君之言。此即所以失之也。人既难知非言问所及。观察所尽。且人君之虑者多。多虑则意不精。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宜其有失也。君未之闻乎。昔者舜臣尧。官才任士。尧一从之。左右曰。人君用士。当自任耳目。而取信于人。无乃不可乎。尧曰吾之举舜。巳耳目之矣。今舜所举人。吾又耳目之。是则耳目人。终无巳巳也。君茍付可付。则巳不劳而贤才不失矣。

子贡问曰、昔孙文子以卫侯哭之不哀。知其将为乱。不敢舍其重器而行。尽置诸戚而善晋大夫二十人。或称其知。何如。孔子曰人知其为知也。吾未知其为知也。子贡曰敢问何谓也。子曰食其禄者必死其事。孙子知卫君之将不君。不念伏死以争。而累规去就。尸利携贰。非人臣也。臣而有不臣之心。明君所不赦。幸哉。孙子之以此免戮也。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夫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孔子适齐。齐景公让登。夫子降一等。景公三辞然后登。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而降阶以远自绝于寡人。寡人未知所以为罪。孔子答曰、君惠顾外臣。君之赐也。然以匹夫敌国君。非所敢行也。虽君私之。其若义何。颜雠由善事亲。子路义之。后雠以非罪执。于义将厄。子路请以金赎焉。人将许之。既而二三子纳金于子路以入卫。或谓孔子曰。受人之金以赎其私昵。义乎。子曰义而赎之。贫取于友。非义而何。爱金而令不辜陷辟。凡人且犹不忍。况二三子于由之所亲乎。诗云。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茍出金可以生人。虽百倍古人不以为多。故二三子其欲由也成其义。非汝之所知也。

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妇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包且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其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先公而后私也。于狼跋、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四月、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孔子昼息于室而鼓琴焉。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清彻以和。沦入至道。今也更为幽沈之声。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沈则贪得之所为施。夫子何所感而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曾子曰诺。二子入问夫子。夫子曰然。女言是也。吾有之。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女二人者孰识诸。

曾子对曰闵子。夫子曰可与听音矣。

下页:刑论第四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