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支气管与哮喘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哮喘证治如何
来源: 作者: 时间: ( 字号:   )

哮喘多由外邪触动内火而发。针对病因,宜究寒热。常见者有热哮、寒哮、寒包热哮三证。寒哮以小青龙汤为主;热哮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或时方中之匀气八仙汤(麻黄、杏仁、石膏、桔梗、黄芩、甘草、知母、贝母)亦可;寒包热哮主以小青龙加石膏或麻杏石甘汤加减均可。针对病机,则须降气化痰,降气可用苏子、莱菔子、枳壳、金沸草;蠲痰可选用二陈汤、南星、白芥子之类。凡此均是实证,如见肺虚,宜补以生脉;肾虚加白石英、贞元饮(系景岳方, 其组成为当归、熟地、炙甘草之类,余如鹅管石、冬虫夏草,均可酌入)。纯实者不用肾药;肺肾气虚者,不滥用麻黄。

黑锡丹纳气定喘的作用颇为明显,凡喘急促,无论属虚属实,均可应用,唯注意量不可大(一次量不超过2g,一般用0 5g即能奏效)不宜常服。

(1)注意益卫固表

支气管哮喘患者,追问病史,有不少发于过敏性鼻炎。其最基本的成因,是“卫阳不固,肺气郁闭”。根据其偶触外邪即不免诱发的特征,卫阳不固应属主要因素,肺气郁闭次之。依标本关系论之,卫阳不固是本,肺气郁闭是标。

唯其卫阳不固,故易于招致感冒,唯其肺气郁闭,故易于续发哮喘。卫阳不固,属本为因;肺气郁闭,属标为果。故益气固表,实属首要。基于这种认识,对于兼病鼻炎的患者,或易外感发哮者,则对证加用玉屏风散,一方面可以提高疗效,同时又能起到减少复发的作用。

(2)寒包热哮为多

哮喘以寒包热证为多见。除了脉证表现为寒热互见之外,热哮发于隆冬,寒哮发于盛夏的,也均以寒包热哮视之。

临床体会:对于哮喘属于寒包热者,在治疗上除了寒热互间(如小青龙汤加石膏或越婢加半夏汤之类)以外,可以采用泻下法。临床使用泻下法治疗本病,并不仅限于寒包热一证,只要审为实证,均可泻下。

泻下方药,每用牵牛60g,大黄30g,二味共研细末(《中藏经》所载),每服6g,蜜水调下为平妥。

另有一治哮喘方,名定喘Ⅱ号,其方由黑白丑、麻黄、大黄三味等分,研末蜜丸,每服6~9g。用于肺热哮喘。

(3)缓和痉挛

哮喘,除了必须分清寒热虚实,针对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以外,还需结合辨病,对症下药, 以提高疗效。临床常常把某些可以理解为缓解痉挛的药物,如僵蚕、白附子、钩藤、地龙、白芍、全虫、细辛等,酌用一二味,确能增加疗效。



  忠告:本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常用的哮喘治疗法有哪些 (健康书籍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