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又称“心痹”。《素问·举痛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胸痹缓急。”并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方剂。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胸痹候”提出其病机为“因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唐·孙思邈在胸痹的针灸治疗上总结了许多有效经验,如“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胸痹心痛,天井主之”等。
至宋、金、元时代,对本病的认识更趋完备,治疗方法也更为丰富。如《圣济总录·心痛总论》专列有“胸痹门”,并记载:“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太平圣惠方》在治疗方中列有“治卒心痛诸方”、“治胸痹诸方”、“治胸痹心背痛诸方”、“治心背彻痛方”等篇。观其方具有温通理气,活血通窍的显著特点。并在“治心痹诸方”中指出:“夫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不去,则时害饮食,心中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痛。”指出了本证的病因病机为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所客,正气不足,邪气偏胜所致。
至明清时期对胸痹论述更多更细,对胸痹与胃脘痛、厥心痛与真心痛作了明确的鉴别。《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说:“胃脘在心之下,胸痛在心之上也……。”《临证指南医案·心痛》徐灵胎也指出:“心痛、胃脘痛确是二病,然心痛绝少,而胃痛极多……”。明·李木延对其分别更为详尽:“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君,一曰即死;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它脏邪犯心包支络”。近年来对胸痹之症研究更为广泛深入。认为胸痹一证病位在心胸,其发病与心、肺、肝、肾、脾诸脏有关,可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肝、肾、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变,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在治疗上不外“补”“通”二字,补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通血脉,导瘀血,疏利祛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