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失眠防治专题 < 内科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不睡觉也无所谓吗
来源: 作者: 时间: ( 字号:   )

我们知道,理想的睡眠时间是6~10小时左右,但是,当无法得到理想的睡眠时,有什么影响呢?

根据“断睡实验”报告,一个人停止睡觉而要他一直保持清醒状态的话,他的反应是:

停止睡眠的第一个晚上,大致上还不会有太显著的疲劳或睡意,只是在第二天清晨3~6点会稍微有一点睡意,第二天的白天会有很轻微的疲劳感。

第二天晚上,情形就不一样了。起先是眼睛发涩,如果把眼睛闭上,会觉得舒服一点,但是很容易就会睡着。如果继续保持清醒的状态走路也会觉得飘飘然;这个时候如果想看书,也同样的很快就会睡着。最痛苦的时候是第三天的清晨,这时,几乎所有缺睡的人都会象喝醉酒似的有双重现象,动作迟钝,数数最多只能连续数到20就会意识不清;相反,手或脸部被打的时候,痛觉反而会非常敏锐。

到了第四天早晨,有的人在视觉和听觉方面会有严重的错觉发生,很容易发怒,也有人会发生幻觉。

因此可以知道,一个人完全没有睡眠的话,最大的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的甚至会有人导致精神分裂。但相反,在生理方面,不论是脉搏、血压、食欲、代谢等维持生命的生理现象,却不会有异常的现象发生。所以即使长时间不睡觉,在生理上也不会因此而死亡。

美国学者傅立曼和他的妻子,曾经把自己的睡眠时间顺序作4、6、8、10小时的变化,然后重复7次,一共实验了28天,他们发现,睡眠不够的话,就会急躁不安,情绪不稳。他们又实验5位习惯于8小时睡眠的人,把他们的睡觉时间缩短为4个小时,结果发现这些人,睡眠时间缩短后,在工作上所需要的能量,要比平常增加很多。

上面提到的种种实验,也许会让平常就有失眠习惯的人更觉不安。但是不妨告诉你一个实验中的意外发现,那就是,这些实验的对象,都是一开始就有“不能睡”或者“不要睡”的意识。在实验之中,他们就靠这些暗示来驱逐睡意,虽然他们在实验进行的时候是清醒的,但是他们的脑波都时常会出现深睡期的三角波,足见我们即使强制自己不要入睡,我们的大脑偶尔还是会背叛这种意识偷偷地想要睡觉的。

事实上,睡觉可以说是和我们的意志无关的一种自然现象。平常想睡而睡不着觉的人,除非有重病在身,否则,总会在什么时候或多或少的有些睡眠的。

因此,一般常说自己失眠的人并不是完全没有睡觉,只是很主观的“觉得”自己没有睡着觉而已。这些人大部分只是有不易睡着,半夜清醒,或是起床时还有睡意,一般说来失眠的人80%以上都是这种情形;同时,年龄越大的人抱怨自己失眠的人也越多,这恐怕也与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睡眠时间会自然而然地逐渐逐年减少有关。

不但年龄、性格能影响睡眠时间,甚至白天不同的遭遇也会影响睡眠时间。白天所遇到的事一切都很顺利,心情愉快的话,当天晚上只要睡很短的时间就足够了;相反,一切都很不顺利,而且担心的事也绕在心头,自然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疲劳。那些长期处于苦闷和不满状态的人就只有觉得永远睡不够了。

理想的睡眠时间是随着白天的精神和生理的情况而变化的,所以大可不必太过于拘泥于时间的多少,以及有没有睡到6~10小时的理想睡眠时间。有很多自己觉得失眠的人,都是因为过份拘泥于睡眠时数,总是认为自己非睡8小时或10小时不可,只要有一天没有足够的时数,第二天就觉得事事都不如意。其实,睡觉是一种很自然的“加油”现象,是随时可能变化的。尤其是生活在变化多端的现代社会,要让自己的精神和生理状态永远保持固定的水准,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还是一味以睡眠时数衡量自己睡眠的话,就只有让自己陷入失眠的泥淖了。

总之,那些总是觉得自己睡眠不够的朋友们,应该用坦然的态度来处理睡眠的问题。象前面所说的,睡眠并非是我们的意志所能完全控制的,它是一种自发平衡我们精神和生理状态的自然现象。有时真正睡得不够,稍后会很自然地补上;如果某天通宵不眠,并不表示第二天一定要非睡16小时不可,一般人只是在第二天睡上10小时。我们不要刻意补睡,在一个星期时间内睡眠仍然会自动补充过来的。

1959年开始,美国癌症协会以792622位40~60岁的健康男女为对象,作连续6年的健康追踪调查。这些人之中,一共有2万人死亡。协会对这2万人之中,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死亡者作资料统计,结果发现,其中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要比睡7小时的人多出4倍左右。当然,这种数字并不意味着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都可能早死,但是,睡眠过多容易造成动脉硬化或其他疾病,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们在长期的休假之后,会觉得全身比较疲倦,工作起来不怎么带劲,同样,睡眠时间过长,起床后也会有疲劳感。总之,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睡眠时间按生理情况自然发展,不过分担心自己的睡眠时数,适量的睡眠,才是明智的。

概括起来,人们对于睡眠应有六项正确的认识,即:①6~10小时之间是成人的正常睡眠时间的范围;②积极地面对人生,睡眠时间自然能够缩短;③不要过分拘泥于睡眠时间的多少;④没有睡饱的“感觉”往往是不可靠的;⑤睡眠是自动来的,强求是徒劳无益的;⑥过多的睡眠,反而会造成疲劳。



  忠告:本站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睡眠的要领是什么 (健康书籍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