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知道 少烦恼
接下来就是《养生主》了,注意啊!我曾说孔子讲《论语》二十篇是连贯的,庄子的内七篇也是连贯的。《逍遥游》讲解脱以后,才能谈齐物,齐物以后才养生,这个题目次序我们先要了解。我和外国同学讨论时,经常把自己文化吹高一点,我说你们西方的文化只讲卫生是消极的,卫生是防御性的,中国讲养生是积极的,是超过防御,没有病先保养。要想不死,先要养好才不死嘛!所以才要养啊!可惜我们只懂这个名词,对于生命不懂得养生,还尽量在消耗,向死亡路上走。这就是庄子《齐物论》上讲过的一句话,“不亡以待尽”,虽然是活着,只是在那里等死,因为自己不晓得养生。要想真活着不等死,就要懂得养生了。以庄子的观念来讲,大家打坐学佛修道,不管你修大乘小乘佛法,也不过是养生而已。立场不同,解释就不同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这两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青年同学抄起来,有依据可以不读书了,也可以不要联考了!他说我们生命是有限度的啊!学问知识是无穷尽的啊!拿有限度的生命,研究那个无穷尽的知识,多危险啊!你看这个真好吧!不要联考,也不要念书。有同学写日记、写信也提到过,他说:庄子说的生也有涯,你嘛!偏要我们研究学问,而知也无涯啊!下面两句老师您忘记了。我一点都没有忘记(众笑〉,“以有涯随无涯”,以有限生命跟着无穷的学问知识去追!“殆已”,这太危险了。
这个话是养生的道理,像我们抗战的时候,在大后方,碰到老年的朋友问说,你身体好不好?说,好啊!我很讲卫生,第一卫生不看报纸,看到报纸又气、又伤心、又烦恼。这个也就是庄子养生的道理。所以,无知识是幸福。但是不要被庄子骗了。庄子既然这样说,那你又何必写那么多啊!对不对?可见他的话是骗你的嘛!等于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讲老子,“言者不如智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像我们天天哗啦哗啦上课吹自己,大家写文章也这样的。言者不如智者默,没有智慧才说话,真有智慧不讲话了。白居易讲这一句话是老子说的,“若说老君是智者”,那么老子说这个话,他一定是大智慧人,“如何自著五千言?”他怎么还写五千言《道德经》呢?所以我看老子碰到白居易,会被他问得一句话都答不出来。你既然说不说话是大智慧,你为什么写一部《道德经》,写了五千言?现在我们看庄子的《养生主》,他告诉我们知识无穷,不要去追,那他为什么写《庄子》?所以不要上他的当啊!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以有尽的生命,跟着无穷尽的知识后面追,这是很危险的。知识是无限度的唷!我们拿到一点点知识,自己认为学问了不起,“已而为知者”,自己认为是智慧很高,有了不起的学问,这是一个自找麻烦的危险分子,“殆而已矣”。这话真有道理,道理是什么?学问到了极点,道理都明白了,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进得去跳得出来,然后把自己脑子中一切书本丢开了,成为白纸一张,到这个境界时,可以养生了,可以谈道了,可以学禅了。所以经常有许多人说禅,站起来跟我讲:老师啊!你不要叫我们看书嘛!我说不行啊!你学识不够。他说那个六祖呢?一个大字不认识呀!我说你该不是七袓吧?六祖以前没有六祖,六祖以后也没有找到七祖啊!六祖是六祖,你是你啊!那么六祖总不会超过释迦牟尼佛吧!释迦牟尼佛从小到大,世间学问都学遍了啊!你为什么不学释迦牟尼佛,而一定要学六祖呢?所以庄子讲这个话是对的,学问到了最高处,然后把所有的学问丢下来,那才是高明的人。自己没有学问,本来是一张黑纸,冒充一张白纸是不对的。
讲到养生,民间有两句话,不过不大好,消极一点,可是还是要告诉你们。我们小时候五六岁开始读书就先背这些,背了几十年,摇头晃脑摇进来的,那些是童子功,现在摇出来啦!“知事少时烦恼少”,知道的事情少,烦恼就少。“识人多处是非多”,认识人太多的地方,碰到就讲是非嘛!可是这些话,我们几十年肚子里知道,嘴巴不敢讲,太消极了一点。但是话说回来,为了养生的话,这两句话真是名言,也是《庄子》里出来的道理,所以知识越高痛苦越深,学问越深烦恼越大。这也是深深体验到的,有时候自己看到书啊!恨不得把它烧掉,就是被你害的,但是书并没有害人啊!历史上南北朝的梁元帝,最爱读书讲书,最后亡国了,十四万卷的图书,用一把火烧光了;他说我读书几十年,结果还弄得亡国,都是被书害的。你说他笨不笨!所以学问并不害人,要懂这个道理。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个道理就是说,人如何做到少烦恼,因为知道得越多,烦恼越深。现在有一本很流行的古书,就是《菜根谭》,这本书是明朝的一位儒家洪自诚先生作的,不过后来国内没有了,反而是日本人保留下来。民国初年,有人到日本留学发现了,同时买了很多中国失传的古书回来,《菜根谭》才流行起来。《菜根谭》的原文有几句话:“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涉世浅”,年轻人刚刚出来,入世不深,污染也不深;“历事深”,人生经历的事情太多,机械亦深。这个机械,就是代表那个有心计较的妄想,所谓机关用尽,那些烦恼也越多。所以他下面说的:“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就是我们普通喜欢讲做人,人生经验都要通达,但反而不如有些地方马虎一点的好。
练达这个话,《红楼梦》这本书就有,我们小学的时候已经偷偷地在看《红楼梦》了,书上的好句子都会背,那个时候,认为《红楼梦》已经黄得不得了的,现在看起来觉得清白得不得了,现在的书更黄了。《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这个活宝,不大肯读书,他的父亲在他书房里挂了一副对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这两句话,一个人一辈子的修养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是非常成功了。世事都很洞明,都看得很透彻,这是真学问;练达就是锻炼过,经验很多,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通达,这是大文章。本来这一副对子,是人生哲学的最高名言,可是我们这位少爷贾宝玉,最讨厌这一副对子,也就是道家庄子的这个思想。真洞明,真练达了,就会由极高明而到达平凡。这一类的思想在中国哲学里,是非常特殊的。西方文化也有这样的思想行为,但很少构成文字系统。而这一类的文字的系统,对于每一个人影响都很大。比方到了清朝以后,有名的这几个名士,如袁子才与郑板桥等等,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