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传》前面讲的是用,到了这一段是讲形而上道——易的体。“易无思也”,就是说《易经》这门学问,它的体就是形而上的道。形而上这个东西,就是全世界一切宗教家、哲学家们所追求的。宗教家们总希望从这万物的根源找出它的那个本来、那个最初的东西。这个最初的东西,赋予它一个名号,或者叫神、或者叫菩萨、考勤是什么东西……但是在这里,我们中国文化——《易经》的学问里头,你要叫它心物一元也可以,叫它神也可以。如果推算这个思想的年代,应当在孔子之前。假设有人说《系传》不是孔子作的,是后人增加的,那么这个人也不会是秦汉以后的人。而且 不管《系传》是不是后人增加的,我们可看出来,他虽然不用那个“神”或者“心”或者“物”来代表宇宙的本体,但是在《易经》文化中,它最高的境界已到达了不可思议、没得东西的境界。佛经上讲不可思议,就是不可用思想去讨论。你说有个上帝、有个佛,已经牵涉到人的思想了,最后心物都是空的。我们讲的这个空字是来自佛学,中国过去没有这个说法,只称它是无为。无为不一定是空啊!这两个观念要搞清楚。
严格地讲,“空”与“无”是两个名词。不过,“空”容易使人觉得是完全没有的境界,容易误解成唯物哲学的那个“没有”。“空”这个名称,就有这个讨厌的地方,易被人误解。现在东南亚一带的小乘佛教也讲空,很容易被人误解!认为佛学讲的这个是空,就是唯物哲学讲的空。认为一个东西没有了就没有了,人死了,死了就没有了,后面不要谈了。什么灵魂啊、生命轮回啊、再来啊,都是鬼话。唯物哲学这样讲法,小乘佛学的空就抵不住了。
中国古代没有“空”这个观念,只有“无为”。“无为”不能解释为空,也不能解释成“虚空”。如果把虚空一样也叫“无为”,那是一个画蛇添足的解释。“无为”就是“无为”,“无为”是没有动,也可以说没有东西,一切充满而不存在。所以易这个东西,它是“无思也,无为也”,等于我们睡眠一样。当我们没有醒来以前,一切都是静止的状态,但它不叫做“静”,就叫做“无为”。《易经》简单的两句话,就把一切宗教哲学的问题都解答了。它的境界实在太高了,所以我们确认它应该是孔子讲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