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万章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臣道的标准人物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万章又问老师说:根据历史以及一般人的传说,商汤时代著名的首相伊尹,最初只是一个平民,没有办法接近高高在上的君王,便以做得一手好菜的厨师名声,乘机接近商汤的。由此看来,汤似乎是现代人所谓的“美食家”;汤与他先谈烹调术,再谈到其他,发现他有大才,因此请他为辅相,是不是有这回事?

这是一个历史的传言,根据《史记》以及其他历史的记载,多半是这样说的。不过司马迁的《史记》中所述,又略有不同。据《史记》的记载,伊尹在未得志时,想有所作为,可是没人赏识,他便投奔到有莘国一位诸侯那里做事。这位诸侯的女儿,嫁给汤为妃子,古代一个诸侯的女儿嫁给天子时,还要带一些男女佣人,视为妆奁的一部分。当时伊尹就想办法,列身为男佣人,随着陪嫁过去。像这种以人口为财产的风俗,在几十年前人口稀少的边疆,仍然保持着,富贵人家的仆人、家僮、丫鬟等,是可以买卖的。因此伊尹以菜做得好,得汤的赏识而接近了汤。

历史上有两位名相的出身,成为疑案。其中一个是伊尹,另一个是傅说(音悦),也是商朝人,是商代中兴之君武丁的贤相,据说是以做泥瓦工出身而获得武丁的欣赏。本来英雄不论出身低,如果认真讨论起英雄的身世来,许多名帝王贤相的身世,也都是不可以深究的。可是,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当一个人一旦有了声望、地位或财富,就会成为大家挖根挖底谈论的目标、攻讦的目标,甚至把此人祖宗八代、九代、十九代的事情,都挖出来谈。相反的,一个无钱、无地位、无名气的人,即使倒毙在路上,也无人去查他的身份。这在现代新闻学上,谓之“新闻性”,前者放一个屁也有新闻性,后者路倒而死,也无新闻性,这真是人性的一大讽刺。

我们了解了这些人生哲学的道理,再来看历史,两千年前的人,也和现代一样,万章也是如此咋咋呼呼地问起来了。他对孟子提出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说:伊尹当宰相的来路,也不是最清高的啊!他是用好厨艺的关系,才得向商汤靠拢的,是钻营而得宰相的,请问夫子,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

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伊尹当时是在有莘国的乡下种田,“而乐尧舜之道”,他乐于实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纵然有人给他很高的地位,很高的薪俸,再给他一千辆四匹马拉的豪华大马车,甚至把天下所有的都给他,但如果属于非法的、不合理的,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是毫不加考虑的。不但如此,凡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事,他不会送人一个铜板,也不会收人一枚钱。

所以汤当时发现伊尹是一个大圣人,要请他出来,带了货币请他,这代表了当时的一种礼貌。现在的货币是钞票、银元、铜板、镍币及金币等;古代的货币,有贝、帛。所以有人说朋友的“朋”字,就是由“贝”字而来。

说到货币,古代以贝壳为货币,在外面交朋友需要钱,将两串贝挂在身上,就代表了朋友的“朋”字。后世用帛又发展用黄金,如汉朝皇帝的赏赐,动辄黄金五十镒,现代看来很多,不过,现代有人考据说,汉代用的黄金,大部分为自然铜。例如唐朝法律有“赎铜”的规定,在某种条件下,死刑可以拿一百二十斤铜来赎罪,显见汉唐之时所谓“金”乃指铜而言。南北朝以后,货币也有用绢(布匹)的,皇帝赏赐大臣,常是“赐绢若干匹”的。至于钞票则是自宋代开始,到元朝已流行了。宋元之间还流行使用一种类似支票性质的东西,叫做“飞钱”。这些问题,如果要详细研究,可找“中国货币史”之类书籍来参考,《古今图书集成》都有收集的资料,这里只不过顺便一提。

下页:伊尹是个厨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