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后世怀疑的人很多,各种怀疑都有。如几十年前名扬一时的厚黑教主李宗吾,前面也已说过,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就是《我对圣人的怀疑》,论调很怪。他的名字李宗吾,是由明朝名学者李卓吾而来,而这位李卓吾,对于古人的这些问题,对历史的怀疑,早就提了很多,而且都有独到的见解。
最有趣的,是在理学家们非常重视孔孟之道的宋朝,有一位被当时理学家们所尊敬的大儒李觏,字泰伯,南城人,善辩能言,文才并茂。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就以教学维生,并照顾父母,当时他的学生常有百人之多。那时候的读书风气,人口数字以及经济情况,与现代比起来,上百的学生,可就等于现在上千乃至更多了。在皇佑初年,范仲淹推荐他为太学助教,后又升任了太学说书。死后被学者们尊称盱江先生,学问好,修养好,并有许多著作。但是他反对两位古圣,一个是孟子,一个是佛陀。
有一次有人送了一坛好酒给李觏,另有一个好饮的读书人,为了喝这个好酒,就设法去拜访李觏,表示自己也是反对孟子与佛陀的,因此得以见面。这人并写了一首骂孟子的诗:“完廪捐阶未可知 孟轲深信亦还痴 岳翁方且为天子 女婿如何弟杀之。”
李觏读了大为激赏,于是拿出酒来,两人痛饮一场,将一坛酒喝了一半。这个读书人第二次又作了一首诗去骗他的酒喝:“乞丐如何有二妻 邻家焉得许多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于是两人把剩下的半坛酒也喝光了。等到这位读书人第三次再作了一首诗去骗酒喝时,李觏也知道了这个儒生的目的,不过是骗酒喝,于是对他说,你的诗我也不必看了,我的酒已经喝光了。这两首诗中“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两句最为重要。他的意思是,孟子一直尊崇孔子,以直承孔子的道统自居,而孔子是主张尊王,尊重中央政俯,反对诸侯称霸的。孟子的时代,仍有周天子,但孟子却一会儿见齐宣王,一会儿见梁惠王,要他们行仁政,王天下,等于劝他们造反,把周天子又放到哪里去?
他这样指责孟子,不能说不对,这也正是我们要了解《孟子》的地方,孔子推崇文王、武王,捧周朝;孟子也谈文王、武王,但少谈周朝,却力推尧、舜,其心意是主张让贤,恢复禅让,只是口中不便直接说出来罢了。所以这位书生的目的,虽然是骗酒喝的,但还是有读书人的见解。明朝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书名《千百年眼》,就是说读历史要有千百年的眼光。这些书,对于历史所提出的问题,都很高明;我们以《千百年眼》来读《孟子》,就可以读通了。孟子这些言行,如果是在秦汉以后,是会被皇帝砍头的,只要把孟子抓来,问一句:你意欲何为?脑袋就掉下来了。
至于孟子的学说,所走文化之路,与孔子尊王的思想是少有不同的,这与时代变化和当时客观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