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离娄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君臣相处难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在这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之间,与以往的人类社会比较,女权似乎是最高涨、最吃香的时代。可是,在我国历史上,早就有一位最了不起的女性,也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太马皇后。朱元璋当和尚时,很穷,连饭都没得吃,想不到后来当了皇帝。

马皇后和朱元璋一样,是养女出身,嫁给了朱元璋,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当皇后,并且还是历史上有名、最了不起、达到了女性道德最高标准的仁慈皇后。

当朱元璋封她为皇后的时候,照理她应该很高兴,可是她并没有高兴的表示。当朱元璋问她时,她说并不高兴,因为“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蒙封为皇后,就有了君臣关系,所以有了忧虑。如果作为平民,夫妇相守白头到老,并不太困难;而今成了君臣,自古以来的君臣之间,能相保而全始全终的非常少见。

孟子在这里,把君臣之间的相处,可借用马皇后这两句话,全部点穿了。

唐人元稹的诗中曾叹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就是夫妇之间,相保也有困难。我们民间有两句俗语说:“妻共贫贱难,夫共富贵难”,一个女人如果嫁一个穷丈夫,是很难和这位穷丈夫共患难的。相反的,一个男人到了中年以上,发财以后,一有功名富贵成就,就会打主意娶小老婆或者金屋藏娇了。现代还有所谓“午妻”出现,都是“夫共富贵难”的现象,这也是人之常情。再由人情而关联到政治权力上,就成了利害祸患问题。感情、道义,一走到权力利害的关键点,往往感情与道义都崩溃了,历史上这种事例非常之多。

所以《孟子》这一篇,一路说下来,它的要点就在这种地方。假如我们依宋儒的方法把它圈断来看,就失去一贯的重心,没有多大的道理,而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格言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孟子文章的编排是含有深意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能深入加以了解才行。

清人舒铁云有《读论语诗六十首》,其中的两首抄录如下:

其一:

管子天下方 春秋无与比 惜遇齐桓公 不过中主耳 赫赫开霸图 厥功伟且驶 若欲王齐国 将夺周天子 赖其载虚文 迁移八百祀 所以拜胙生 终胜请隧死 此岂桓能为 必是仲所使 大醇而小疵 器小不知礼 孟子论过高 五尺称羞耻 岂知微管叹 孔门有深旨 魏征田舍翁 亦类管仲似 乃百齐桓公 敌一唐太宗

其二:

书社封孔子 有人诅之竟 不应君子交 做此小人行 乃悟齐景公 委靡由天性 偶动浮慕耳 未必心尊圣 试观避席前 不过待季孟 若竟举国从 何以处崔庆 君臣父子间 难与共为政 凶终有远虑 慎始无后病 婴也再踌躇 谪谏本擅胜 阴实全所交 阳乃夺其柄 果然齐景公 倾耳能相听 有粟不得食 接淅看破甑 想当临别时 定有数语赠 平生知己言 太息久而敬 口称平仲谥 盖棺以论定

我们说到孔孟之道,再来看孔子自己所遭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孔子做过鲁国的宰相——我这里所说的宰相,自然不是后世官职中的宰相。在当时,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勉强与现代我国官职比,相似现在的司法部长,而权力则较大。那时像部长级的官都称相;而相的意思是辅助,是帮忙君王的人。在家庭中,女德的所谓“相夫教子”,也是这个相。今天台湾有一个名称,太太叫做“牵手”,也就是相的意思。在春秋时代,相就是辅弼之臣,国君的助手。

但是,孔子在鲁国只做了三个月的相就离开了,这也说明君臣相处之难了。后来,齐景公也曾经想请孔子为相,可是孔子的一个好朋友齐国有名的贤相矮子晏婴是反对孔子到齐国为相的,因此齐景公后来果然没有用孔子。

以晏婴的学问道德,以及和孔子的深厚交情,为什么会反对孔子当齐国的相?这成为一则历史疑案。其实我们仔细看《史记》,晏子反对孔子当齐国的宰相,是出于非常好的心意。他是孔子的好朋友,也非常了解孔子;由于太了解齐景公的为人,深恐孔子到了齐国以后与齐景公相处会有问题,最后双方闹得没有好下场,不如不来。可是这种情形,在他当时的立场,又不便明说,所以只有冒了反对孔子的骂名,使孔子当不成齐国的宰相。

此外,如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两人的深笃友谊,是大家都晓得的,实际上孔子与晏婴之间的交情也是一样的了不起,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在《论语》中,还可以看到孔子赞美晏婴:“晏平仲(晏婴的号)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说晏婴与人交朋友,彼此的道义都很坚固,而且越久越令人尊敬。

孔子下这个评语的道理,在前面所引舒铁云的诗中已经完全说出来了。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不再为这两首诗作文字上的解释了。但可以在这里顺便说明一下的是,中国有许多好的思想、好的观念,并不一定记载在学术方面的著作上,而每每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出现。像舒铁云的两首诗,对于孔子与晏婴的事,以及管仲相齐桓公的事,就有很好的见地,说得很清楚了。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君臣相处难全终始。范蠡说:“越王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范蠡帮助越王复国、将吴国打败了以后,自己走了,而且还劝同事文种也该走。这也是道家老子的思想,“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一个人事业成功,历史上留了名,应该自己走了,不要再占住那个位置。以一般人最通俗的话来说:“大便好了不要占茅坑”,是一样的道理,免得别人讨厌。

范蠡劝文种的时候,就是说上面几句话:越王这个人,颈子特别长,嘴巴有如老鸦嘴特别光;只可以和他共患难,在他困难当中帮助他,他会对你很好,是共度难关的好领袖;但是在国家安定时,欲和他共享太平,这就很难了。可是文种不听,范蠡就自己走了。

后来,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蒯彻也用几句话劝韩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几句话也成了后世的名言,他也是告诉韩信,天下太平了,再也用不着我们了。如果帮忙别人完成了事业,像泥水木匠替业主盖好了房子,却仍然不走,翘起二郎腿,坐在太平梯上抽香烟,优哉游哉,这成什么话?再不走,就被业主来撵了,走吧!

自春秋战国以下,后世的历史所记载的君臣利害之间的相处,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个原则的。所以,孔孟之学、圣人之言,始终成为帝王、英雄所惧怕的言语学问;因为,圣人们将人类的弱点说得既明白又透彻。事实看到的是,越王勾践确实如此,后来文种果然没有好的下场;到汉朝,汉高祖也是杀掉了功臣韩信,这些史迹都是一样的。甚至于唐太宗,那么英明的皇帝,到后来年老,要把帝位传给儿子高宗时,对于老臣大将李绩还不放心,怕老臣不会服从继位的少主。于是做一个试探考验李绩,下一个命令,把这位大元帅调到一个边远地方做一个城防官,等于警察局长。李绩在半路接到这个命令,连家都不回去,立刻高高兴兴直奔新的任所。唐太宗接到情报,这才告诉高宗放心,李绩还是会拥护他的。幸亏李绩深知个中奥妙,否则也是要落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下场了。

不管是“家天下”的帝王政体,还是现在人所称的民主政体,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为君王的这样做,有时也是不得已的。汉高祖的杀功臣,也是不得已的,所以他杀韩信的时候,自己下不了手,只好借故避开,自己不在首都,由吕后去动手。所以宋初钱昆有诗题淮阴庙说:登坛拜将恩虽重 蹑足封时虑已深隆准由来同鸟喙 将军应起五湖心

我们读一首诗、一篇文章、一本着作,不止要了解文章的文义,还要了解所述事情的时代背景、地域情况,以及作者的身世、写作的立场,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深义。

这首诗的作者钱昆,是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王钱镠的曾孙。在宋朝赵匡胤起来时,钱镠的孙子钱俶首向宋朝投降,所以还保留了一时的荣华;到了曾孙这一代,再也没有昔日的风光了。所以当他到了淮阴侯韩信的庙中,未免有所感慨,因而有了这样一首诗。他说韩信当年,从一个老百姓提升为大元帅,在登坛拜相的时候,恩惠是多么的厚!可是在拥有重兵要封三齐王的时候,刘邦的忧虑就已经深了。

关于这一件事,后世往往只看到一面,以为韩信此时是挟重兵向刘邦要挟。所以,读历史殊不容易,要读得细、读得深,才能了解到真相。事实上,因为韩信所指挥的部队已有相当力量,项羽曾经派人去游说韩信,建议项羽、刘邦、韩信三人各自称帝,瓜分中国。可是韩信回答说,汉王对我有恩,我不能这样做。可见韩信并无背叛刘邦之心,否则他答应下来,刘邦及项羽对他也没有办法。他之所以请刘邦封他为三齐王,而且只要一个假王,是由于谋略上的原因,便于指挥友军对付项羽的。可是,刘邦一听到韩信派人来请封王,大为震怒,开口就要骂。这时候张良在桌底下轻踢他一脚,刘邦到底聪明,立即把话转过来:“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什么假王”,于是就封韩信为三齐王。所以这首诗里说“蹑足封时虑已深”,在他请封为王的时候,已经种下了祸根,埋伏了杀机。如果知道刘邦的丰满鼻梁并非平常人的相貌,也和越王勾践的尖嘴一样,只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那就早该和范蠡一样,赶快辞职,退下来归隐去了。

我们转过头来,应多看《春秋》,多看《战国策》,尤其处身在这个世界纷扰的时代,国家前途多难,大家应该坐下来多读这两部书。至少对于楚汉之间的历史,多读多用心去想,将启发很多的道理。

下页:大少爷功业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