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印度军荼利瑜伽术》前言
道家学术思想与佛家密宗文化 作者: ( 字号:   )

瑜伽之学,源于印度,为彼土上古学术之巨流,与婆罗门相传之四吠陀典递相表里,自释迦文佛应现彼邦,汇原有百家之说,删芜刈繁,归于无二,瑜伽之术,亦入其宗矣。瑜伽之义,旧释为相应,新释为连合,皆指会二元于一体,融心物而超然之意;与此土之天人合一,性命双融之说,意颇相似。稽之内典,凡趋心禅寂,依思维修,由心意识至解脱境,皆已摄于《瑜伽师地论》中。复次从有为入手,修一身瑜伽百证真如本性,则密宗胎藏界三部中之忿怒金刚、军荼利瑜伽等法尚焉。西藏密宗传承元上瑜伽之部,内有修气脉明点,引发自身之忿怒母火(又曰拙火,或灵力、灵热等),融心身于寂静者,亦即胎藏界中忿怒金刚之修持也。凡此受授,皆经佛法陶融,因习利导,而入于菩提性相之中,是乃佛法之瑜伽,志在解脱也。此外,印度原有瑜伽之教,固自代有传承,源流未替,变化形蜕,如现在印度教等,术亦属焉。年来国际形势转移,世界各国沟通学术,互资观摩,欧美人士,初接瑜伽之教,惊彼修士神异之迹,递相转告,于物质科学之目迷十色,耳馈八音外,群相骇异;于是印度瑜伽修士,在海外应科学家试验者,时有所闻,或沉水不溺数十日,或埋土不死若干周,或火不能焚其身,或物不能挠其定,各种神通奇迹,变化莫测,则未可以现代科学知识论矣。凡此之徒,乃瑜伽派修士,与密宗修身瑜伽学术,大同而小异,其中心宗旨与乎研究归趋,迥然有别,军荼利瑜伽,即为其术中之主干也。

以瑜伽而言瑜伽,凡诸究身心性命之学,趋心神寂者,莫不属之;故瑜伽修法,大体可分为心身二门,若依心而起修,则禅思观想等属之;外其身而证真我,空其意而登净乐。尤其依密宗字音声明证宇宙真谛,感通于形而上者,为其法中密要;即同佛法之返闻自性,观音入道之门也。伟哉观音!远在婆罗门教之前,因已常存宇宙,为请教之宗师矣。而军荼利修身瑜伽中,于此仅具端倪,未窥全貌,欲探其源,必须通明密咒奥秘,入观音之室,方得而知。若依心而起修,则气脉明点、忿怒母火之修法等属之;化朽腐为神奇,融心物于一元,指物炼心,莫此为胜;军茶利瑜伽,已见其梗概,而犹未尽其妙也。

本书中传述诸法,若持之有恒,如立竿见影,功效卓著;小而祛病延年,大而神妙莫测,而修得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变化通),诚非戏语;而若干细微过节,及对治之方,苟无师传,受害亦非浅鲜。且其法首重独身,专志苦行。不能遗世独立,修之适得其反。例如诸身印之术,在彼土专修者,往往坐立倒持,可历久长时日,以勉强为精进,以苦行为勇猛,一般学者,实非所宜。又如用布洗胃,以刀割舌,乃至吐火吞刀之流,即易入魔,又易致病而夭折,未可妄自尝试。更如用银管以炼下行气,吸水提收之术,妄者习之,即流于房中采战之歧,可以杀身,可以败德,与瑜伽之本旨,背道而驰矣。此举其荦荦大者,余未详述。若心恋世情而为之囿,术操超解脱之方,此乃绝对矛盾,不待智者言而自明焉。

或曰:佛重修心,道主炼气,以密宗修气脉明点与乎瑜伽之术,同于道家,因为佛斥为外学也,习之可乎?曰:心非孤起,依境而生,境自物生,心随能动;所谓能者,充塞宇宙,生万物而不遗,依心而共丽,同出而异用;心身相依,交互影响,凡心求定而未能者,即此业气为累;犹浪欲平而风未止,云无心而气流不息;苟心气同息,转物可即,此为定学之要,非空腹高心者可得而强难也。定学为诸家共法,直指明心,岂能外此。若道家导引、吐纳、服气、按摩之术,为其专主修之一端,属于炼气士之修法,法天地阴阳化育,参生机不已妙用;大抵皆粗习其支离片段,自秘为绝学,能通其全要者,殊不多见。若武术家习炼之气功,则又为其支分,不足以概全也。依道家而言道家,瑜伽气脉之修法,同其导引服气之术;而二者比较,瑜伽之术,较为粗疏,此则难逃明眼者拣择。唯此土修炼之士,有一传统习惯,造就高深者,入山唯恐不深,逃名恐不及,终至寥落无闻,受授不识。而瑜伽之学,适以时会所趋,张明广著,弘扬于海外,得其译本者,或宝为枕秘,或恐为流毒,多深藏而不布,其心因可嘉,其事则未是,“谩藏诲盗,冶容诲淫”,珍密法而神秘之,其斯之谓乎!

庄生有言:“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极言穷宇宙之奇,唯此一气之变化,天地为一大化炉,人生为一大化境;此气者,即现代科学所谓电子原子之能也。苟以宇宙为炉囗,以人物为蜡,以智能为工具,以气化为资源,持其术以治之,摩挲炉囗火蜡之间,则宇宙在手,万化生身,宁非实语!若进而知操持修炼之本,不外一心;天地人物即幻化,觅心身性命而了不可得,何用系情事相,搬心运气,弄幻影之修为哉!萧兄天石,应同好之请,翻印《印度军荼利瑜伽术》一书,辱承枉问,自憾养气未能,吹嘘无似,聊缀数语,以塞责耳。

下页:密宗的神秘、神秘的密宗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