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艺术品投资 < 生活秘籍集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字画鉴定的依据
来源:《个人投资秘笈》 作者: ( 字号:   )

1.时代风格

毫无疑问,字画作品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从时代风格来分析字画作品,成为字画鉴定的主要依据。

不同时代的书法是不一样的.宋以前人写字,席地而坐,一手拿简册,一手悬时挥写.后来用高桌子,手和臂的姿势以及执笔的方法也随之改变.由于科举制度的盛行,不同时期的考试规定,对书法亦作出了不同的要求.明代虽要求写小惜,但书体还未作限制.由于写小楷笔锋活动范围有限,手指握笔管离开笔尖的距离变近了,手臂也随着贴案.清康熙以后,科举考试要求更为严格,要求行行齐整,字字匀称,横平竖直,又光又圆,于是手腕亦挨着桌面了,形成了馆阁体书风.在野文人、方外的僧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科举风气的影响。

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都有它的时代风格.今天人们用'千古'作为对死者的哀悼,明代却用来对生人表示尊敬.清人书画题款惯用的'某某仁兄雅属',明人是不会这么写的。

不同时代的绘画也有不同的风格.早期人物的描法,如'春蚕吐丝,始终如一',继之而起的有轻重提按近似兰叶的衣纹,标志着用笔的进一步发展.转折快利、顿挫分明的描法到南宋才开始流行。

山水画起初不讲究比例,'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风格.等到画家知道只要按照比例就可以将大自然缩写到画幅之中,又不禁对此'奇迹'大为叹服.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早期山水多摄取全形,到南宋李唐、马远、夏圭诸家截取山腰、山脚、取景才向另一种局势发展.北宋大家如李成、郭熙,所画树石皆中原景色,南宋才出现水天空濛的一角'残山剩水',这和宋室偏安江南是分不开的.元代文人画讲求笔情墨韵,不以形似为工,使山水画面目又为之一变。

绘画中服饰器物,反映的时代特征更为鲜明.古代画家也有画错了前代衣冠制度的,但只有混淆了前代已有的,而一般不会预先画出当时尚未有的,如画中出现有戴红顶花翎的人物,绝不会是清以前的作品.书画件幅也有它的时代特征.北宋人常画高头大卷.团扇宋元均有,明代较少,清道光时才又时兴.折扇明初流行起来,初时用来写字,后来才作画.对联产生于明代晚期,清乾隆以后开始流行。

2.个人风格

个人风格比时代风格还要具体,更易捉摸.书画家各人思想不同,性格不同,审美观不同,习惯不同,甚至使用的工具都不同,作品自然也就互有差异.作画时的运笔、线条、构图、人物无不反映出作者的个人风格特征.当然,要熟悉各个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并非易事,光是记清各个书画家的名号,都需花很多的时间.但一旦掌握了,对鉴定大有用处.就象我们身边熟悉的人写的字,一看便知是谁写的。

3.纸绢

书画家各有自己喜用的纸绢,这不仅与他们的艺术表现有关,也与获取的方便程度有关.如米蒂喜用一种黄色纸,刘墉、梁同书等人喜用蜡笺.米蒂、欧阳修都用过一种白色发灰的纸,只北宋有.明大家沈周、文征明常用一种白棉纸,纸松而易变黑.绢也有很多种.宋画院所用的绢,光句细致,历久不纰.明中期有一种粗绢,疏透如纱,张平山常用.早期绘画多用绢,如宋代画家马远、夏圭等,多用水墨烘染,故绢素为宜;后期绘画多用纸,自元以来的文人画偏重皴擦,用纸便于表现。

4.印章

由于印章的质地比较坚固,某一家的印章可以延续若干年,甚至一生.所以从印章的真伪来帮助判定作品的真伪,是有相当根据的.前代鉴定家,尤其是19、20 世纪之交的收藏家曾将印章视为鉴定字画的主要依据.唐宋作品盖有图章的较少,没盖章亦算完卷.宋以前大多用铜章,偶尔也用象牙、犀牛角作章.明初王冕开始用花乳石作章,明中叶后才有青田、寿山、昌化等各种石章.作伪者或不明此理或为了容易刻,一律用石章.由于不同质料印章印迹不一,从中可分辨真伪.不同时代和个人所用印泥亦不一样.宋人讲究的用蜜印,一般人用水印,油印出现较晚.蜜印、水印色淡而模糊,与油印区别甚大。

5.题跋

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其作用在于说明创作过程、收藏关系或考证它的真与美.对有名贤题跋的字画,如能证明其所题跋为真,就不必查作品真伪作如何,一般是真迹无疑.古代名人字画无题跋已有收藏价值,如果再伪作题跋,被人发现后岂不破坏原作的价值,没人干此蠢事.所以题跋是假作品必伪,题跋若是真迹,作品大多为真。

6.收藏印章

收藏印章对字画鉴定有一定帮助.一则是有些烜赫名迹经过历代鉴赏家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可以弄清它的传世经过;二则是眼力特别高的鉴赏家所盖的收藏印章,大多为精品;三是收藏印章可以为作品创作的下限年代提供可靠的依据,即作品创作年代不晚于收藏年代。

7.装裱

各时代的绫、锦、花纹、色泽多不相同,装裱的式样也有出入.前人收藏印多盖在裱件的接缝上,因而它和装裱形式也有密切关系.民间裱工南北传授不同.手法各异.熟悉了以后.一看装裱便知是何时、何地的裱工,从而为鉴定提供了线索。

8.墨色

墨色由于时间长久,会有一些特征.宋代及其以前作品.其墨色上会出现一层白霜,细看则无,剥刮也不褪去.墨色之内有一层霉苔,似隐似理,亦剥刮不退.元明作品虽晚于宋代,墨色也深入里面.新作或伪作墨色均在表面。

9.著录

前人对于看过或收藏过的字画,往往著录成书.著录者多数在鉴定上花了一番功夫,虽然难免有误,但大多是正确的,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著录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的收藏,如安岐的《墨缘汇观》、庞元济的《虚斋名画录》.各朝内府的收藏者著录,如赵佶的《宣和书画谱》亦属此类.另一类是经手或过目的著录,如郁逢庆的《书画题跋记》、吴其贞的《书画记》、吴升的《大观录》、顾复的《平生壮观》等。

下页:字画艺术家的选定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