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糊涂学大全 < 生活秘籍集锦 < 首页 :当前 
无需让所有人都满意
类别:教育人生 来源:

活得累,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追求完美.可是也许你已经发现,不管自己是多么的努力,行为是多么的正确,自我反省是多么的深刻,都永远达不到所有人对自己的要求.世界是这么大,社会是这么复杂,人的思想观点是这么的不同,要企求人人一致的赞同一件事,是难乎其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聪明的人,就应该在此时避重就轻,创造一种心理导向的效应.有一个被人广为称引的事例,说某一位诗人一次把自己的得意文作拿到广场上去展览,很自信地对观众说,如果你们认为有败笔,尽可以指出.到了晚上,诗人的作品上标满了记号,人们挑出了无数他们认为是败笔的地方.诗人非常不甘心,他灵机一动,又写了一首完全相同的诗拿到广场上展出,不同的是他请观众标出诗中的妙处.结果到了晚上,诗人看到所有曾被指责为败笔的地方,如今都换上了赞美为妙笔的记号.诗人的结论是:'我发现了一个奥秘,那就是,不管我们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美好的.'诗人的大悟.可以作为我们对非难、诽谤的一种基本态度;而诗人的这种作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如何减轻非难、诽谤这个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心理学家指出,如果给两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组人像下写'残暴'、'凶恶'、'狠毒'一类的词,一组人像下写'果敢'、'勇毅'、'顽强'一类的词,请两组测试者对人像作职业估计,那么,前一组人像很可能就被猜为罪犯,而后一组人像就可能被猜为军人.就象人们往往把银幕上,球场上的明星作为一种偶像,把表演中的人当作生活中真实的人一样.人类的内心有一种很强烈的接受外界暗示,通过语言、形象的传播媒介树立形象的欲望,它构成了所谓的'心理导向效应'.诗人的'败笔'、'妙笔'之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正是他利用了这种效应产生的.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如果要使自己摆脱困境,或减小压力,争取更多的赞同,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下页:朋友绝交不出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