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糊涂学大全 < 生活秘籍集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勿骄奢
类别:教育人生 来源: ( 字号:   )

钱是你自己的,怎么花由你自己决定.但怎样花却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对于那些'能挣会花'的青年人来说,应该明白,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对人的道德生活是有直接影响的。

这一点宋儒司马光有过很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随,吾不以为病,……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垢病.嘻,异哉! '

看当时就有人讥笑司马光为糊涂,不开化,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有道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人生活上俭,需求上就少,欲望少,就可直道而行,而人若多欲,则必贪富贵,想富贵,但钱不够用.这样在官则必贪,在民则必盗.所以,侈在道德上会造成恶。

司马光的要义在崇俭鄙奢,以为俭乃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美德,弃俭而尚奢,无异于本末倒置,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从老年人的角度视之,年轻一代不知世事艰难,更不明'梁肉不企骄奢,而骄奢自来'的道理.且年轻人正在长知识、求进取之时,在物资享受上耽陷太多的精力,过于追求美食、鲜服,就会徒耗许多宝贵时间.其实这不仅仅是家庭和个人经济条件如何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风气和修养的问题.司马光在这里对当时风俗侈靡,请客送礼,大肆铺张,使坚持淳厚风俗、以俭为美者成了鲜有和罕见者,大为感慨.这使我们很自然地就联想起今天的情况来.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人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年轻人讲享受,谈消费,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在观念上完全不同了.司马光若能看到今天的情况,真不知该发何议论! 或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观念自然要变,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是会随之变化的,有何可非议的呢? 其实,这里边有个作风的问题,过于吝啬自然可笑,肆意铺张浪费则更属可恶.穿着细事之中,礼尚往来之际,确有个修养问题.将物质文明孤立起来,抽掉了精神文明,无论如何总是一种缺憾.司马光'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的说法就非常可取,无论朋友亲戚,常聚常会,年节假日纪念性或象征性的礼品相酬,彼此其乐融融.情厚不在礼重,反之,情薄而处利害中倒可能要以厚礼维系.那种以厚礼相交的友情不是很悲哀、很尴尬的事吗?

司马光还列举了大量正反两面的例子,说明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以俭立名,以侈自败',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恐怕亦不乏实例,差不多人人都可以举出一些.说到底,俭是一种克制,奢是一种放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没有克制和自持,是不可想象的.明代姚舜牧说得好:'惟清修可胜富贵,虽富贵不可不清修.'(《姚氏药言》)洋人歌德说得亦好:'低等动物受它的器官的指导;人类则指导他的器官并且还控制着它们.'(《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347 页)又说:'毫无节制的活动,无论属于什么性质,最后必将一败涂地.(同上9 页)司马光文中历数了不少终于一败涂地者,这是很值得那些在物质欲望方面恶性膨胀之辈深思的。

下页:安时处顺,宁静致远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