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塞奥竞技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的威尼斯广场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它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永恒的象征。
科洛塞奥竞技场原名"弗拉维奥露天剧场".其地基原是古罗马帝国有名的暴君尼禄皇帝的金宫中的一个小湖.公元72年,弗拉维奥王朝的维斯帕西安皇帝在征服了耶路撒冷后,为纪念自己伟大的胜利和强大的武功,强迫8 万多犹太俘虏修建科洛塞奥竞技场.这一浩大工程共用了10 万立方米的石材和300 吨用于勾联条石的铁条,历经8年,才由维斯帕西安的儿子蒂托斯皇帝完成.此后,由于遭雷击和地震的破坏,科洛塞奥竞技场逐渐衰落,并曾一度成为罗马采石场.至今在罗马的一些著名建筑上,还能发现古竞技场的基石.1800年后,经过几次较大的修整,科洛塞奥竞技场的面貌又焕然一新,成为世界著名古迹之一。
该竞技场外观呈正圆形,俯瞰实为椭圆形.整个建筑物占地面积2 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外直径188米,内直径为156米,围墙高57米,均用淡黄色大理石砌成.可容纳观众8.7 万人.围墙共分4 层,一、二、三层均有半露圆柱装饰,依次为多古斯式、爱奥尼亚式和柯林斯式.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为一长方形拱门,一、二、三层共计80 个拱门.第四层外墙表面装饰较简单,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在该层的2/3 高处,设有等距离的支架,供举行盛会时固定圆顶上端的天篷,为观众遮阳.据说,在古代的时候,第二、三层每个拱门洞中还有大理石人物雕像一尊作为装饰,其姿态各异,英武豪俊,使建筑显得既宏伟又不失灵秀,既凝重而又空灵.整体建筑看上去颇像一座现代化的圆形运动场。
竞技场内为阶梯形看台.据资料记载,当年竞技场的看台分为3 个区: 底层为第一区,是皇帝、贵族、骑士阶层的座位;二层是第二区,为市民席;最高层即第三区,是平民区.第三区上部还有一层,是专为妇女们保留的,其座椅为木制.再上面为一个较大的平台,此处可供观众随意站立观看表演.为了安全,看台前专门建有高高的栏杆护墙,与表演区相隔。
竞技场中央是一个椭圆形的角斗场,长约86米,最宽处为63米,是斗兽、竞技、赛马、歌舞、阅兵和进行模拟战争的场所.当初为观赏水中搏斗,还可引湖水进场淹灌成池.后来则在台下改建许多地窖,供角斗士化妆准备搏斗和关闭猛兽之用.据记载,在公元80年竞技场落成揭幕之日,就有总共5000 头狮子、老虎等凶猛野兽和由3000 名奴隶、俘虏、罪犯和受宗教迫害的基教徒组成的角斗士,在此持续"表演"了100 天,以供奴隶主、皇帝和显贵们欣赏取乐.结果,许多角斗士死伤于露天剧场的大舞台上,5000 头动物也死于"沙场",就连该竞技场的设计师高登齐奥也未能幸免.由此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古罗马帝国统治阶级的残暴不仁。
如今的科洛塞奥竞技场,其东北部建筑还基本完整地保留着.在它的南面有一条由黑石铺成的路还保持着当年的原始风貌.在西北角的一片草坪上还屹立有一尊尼禄皇帝的巨型镀金铜像,高达35米,雕像头部装饰有一个美丽的太阳光圈.相传这是建筑师和艺术家泽诺多罗的精湛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洛塞奥竞技场的南面原来还有一座纤水喷泉.它初由蒂托皇帝兴建,后为君士坦丁皇帝重建.因该喷泉呈圆锥形,水从尖端缓缓而下,犹如流汗而闻名.它虽于1936年被拆除,但在君士坦丁凯旋门附近设有标志以示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