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瀑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黄果树瀑布
来源:中国名瀑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黄果树瀑布位于镇宁布依族茵族自治县城关镇西南约25 公里,东北距贵阳市150 公里。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贵州,途经黄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了这样的描写:

"……担夫曰: ‘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 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 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绞给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惊.而担夫曰: "前有望水亭可憩也’……"

见(《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之一》)

徐霞客对黄果村瀑布的描述是十分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黄果村瀑布的上游是白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6米3/秒,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黄果树瀑布高为66.8米,宽达81.2米.因此,黄果树瀑布水量充沛,气势雄壮。

漫天倾泼的瀑布,带着巨大的水流动能,发出轰轰的如雷巨响,震得地颤谷摇,展示出大自然一种无敌的力量与气势.巨量的水体倾覆直下,又形成了大量的水烟云雾,漫得峡谷上下一片迷朦,又显示了黄果树瀑布一种神秘的景色.瀑布平水时,一般分成四支,自左至右,第一支水势最小,下部散开,颇有秀美之感;第二支水量最大,更具豪壮之势;第三支水流略小,上大下小,显出雄奇之美;最右一支水量居中,上窄下宽,扬扬洒洒,最具潇洒风采.黄果树瀑布之景观,随四季而替换,昼夜而迥异.大致秋夏之际,洪水较多,水量最丰,瀑布水层变厚,水中因含育大量泥沙而显得黄浊,此时瀑布翻崖直下,捣金碎玉,气势最为雄壮.瀑布跌入潭后,涌起水柱数丈,忽高忽低,激起水花万朵,四处抛洒,卷起漩涡无数,上下翻奔,观之不禁令人心悸魄荡,既而又会产生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春冬季节,瀑布消瘦,水流清澈.遥望瀑布,"若冰绡之被玉肌,烟縠之笼皎魄",别有一番轻流曼舞的婀娜风姿.每当丽日当空,阳光灿烂,黄果树瀑布宛著一条溢彩溅金的银龙,喷吐着浓浓的迷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虹霓隐现,景色神奇美妙.升腾的水雾继续上升,笼罩着瀑布西侧的黄果树寨子,给寨子带来了独特的景色,尤当日出东山,或日暮黄昏,阳光将袅袅娜娜的水雾染上一层神奇的金色,因此黄果树寨子有了"水云山庄"的美名,寨子上那条惟一的小街亦有了"银雨洒金街"的美名.而当夜色降临,皓月千里,星辰稀疏.伫立观瀑亭前,举头望月,吟诵着"年年今夜,月华如练"诗句,再观赏面前夜色之中的黄果树瀑布,宛若银河从九天而落,从潭中升腾起来的层层水雾直扑面门,仿佛是一幅神秘幽美的世外图画.此时,远眺贵州高原上,峰恋迭影,不知其数;近观身边四周,花草树木,不知其名;清凤徐徐拂来,送来缕缕醉人之清香,俯身侧耳细细聆听,隆隆水声之中还夹杂着蛙声和蟋蟀声,组成一曲旋律奇特的交响乐.此时此刻,不禁飘飘然着置世外仙境之中矣!

黄果树瀑布除去瀑之外,还有二奇: 一曰瀑上瀑与瀑上潭,是为主瀑之上一高约4.5米的小瀑布,其下还有一个深达11.1米的深潭,即是瀑上谭.瀑上瀑造型极其优美,与其下的黄果树主瀑形成了十分协调的瀑布组合景观.二曰水帘洞,其为主瀑之后.瀑上潭之下,钙华堆积之内的一个瀑后喀斯特洞穴。

水帘洞,高出瀑下的犀牛潭约40 余米,其左侧洞腔较宽大清晰,并有三道窗孔可观黄果树瀑布,右侧因石灰华坍塌,洞体残存一半,形成一个近20米高的岩腔.水帘洞不仅本身位置险要,且洞内之景色颇有特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进洞道路艰难危险,除少数探险者敢冒险进洞游览之外,一般游人是很少进去的.据《镇宁县志》记载: "路从左半岩横迤而入,上顶飞瀑,下临深潭.行时须面壁匍匐攀援而进,稍一疏忽便堕入深渊."深渊即是下面的犀牛潭,其深达17.7米,在黄果树瀑布跌落的巨量水流冲击下,激起高高的水柱,若游人从水帘洞中滑入犀牛潭中,则是极其危险的.水帘洞的开发修设,是从1978年开始的,直至1984年秋季才正式开放,供游人游览水帘洞风光.现在,水帘洞内已架设电灯,危险地段亦已修起栏杆,进出口修建壁上长廊,供游人休憩和从侧面观赏黄果树瀑布的雄姿。

开发以后对游人开放的水帘洞,共由6 个洞窗、5 个洞厅、3 股洞皋和6个通道线组成,全长134米.6 个洞窗均被稀疏不同、厚薄不一的水帘所遮挡.从幽黑昏暗的水帘洞内,透过水帘向外看去,瀑布巨大的水流轰然从面前跌下,落入瀑下深达17.7米的犀牛潭中,激起的水珠扩散抛洒,阳光下虹霓若隐若现,此时从洞中眺望峡谷对岸的街上小摊、行人、车辆,缥缥缈缈,一片迷雾,似实如虚,真如幻景一般.洞内景观主要有: 倒挂仙人掌,其实为洞顶悬挂的形似仙人掌的钟乳石,在出口与入口处的古榕悬根奇景以及抬头见花(在第一洞赏花台)、听祷试风(第二洞听涛洞和试风口)、晶宫亮泉、观瀑触瀑(第三洞摸瀑台)、霓虹双舞(第四、五洞窗合虹口以及出、入口处)等.尤其是第二窗孔,瀑布悬帘,轻纱曼舞,夕照中映出道道神秘的光环,宛若峨眉山金顶之佛光,令人赞叹不已,真是峨眉宝光难寻觅,不知转入此处来.第三窗孔外侧长着一些小树、藤本蕨类植物,蔓绕窗壁,把窗孔装饰成绿色花边的彩门,由此窗观瀑,别有一番情趣.水帘洞之奇,前人有诗赞曰: "晨观犀潭霓虹舞,暮赏西山落日辉."

水帘洞之名,大概取自于《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所居住的桃源洞天吧,其实我国的水帘洞,并不止黄果树瀑布的水帘洞一处.南岳衡山亦有一处水帘洞,然而无论瀑布之气势、洞内之景观,都不能与此处水帘洞相媲美。

游人在水帘洞中观赏这里的美景时,往往会想到自己正在瀑布之下,巨量的水体正从头上压顶而过时,不禁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压抑感,甚至是一种恐惧感.仿佛洞内的岩 壁会随时被压垮倾覆,钙华随时会跌落下来一般,以致不敢久留,只有当走出了水帘洞时,看到洞外一片明亮,灿烂阳光下,翠竹簇簇,婆婆起舞,树木葱茏,树叶扶疏,才觉松了一大口气,精神为之一振。

黄果树瀑布的优美景色,很早就为人们所欣赏.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称黄桶树瀑布、黄葛树瀑布或黄葛墅瀑布.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中就有文字记载,之后在嘉靖年间的《贵州通志》、《贵州山泉志》和《贵州名胜志》等均有记载.至于明朝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更是对黄果树瀑布作了生动而科学的详细描述.吟诵黄果树瀑布之美的诗文,也为数不少.如清代安顺府永宁州知州黄培杰便有诗咏瀑布,诗曰:

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

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

另一种吟瀑诗《白水沉犀》,为周铭先所作,诗曰:

虹泉飞万丈,下有碧犀行.

瀑布图如绘,悬流势不平.

雪花晴里溅,芝草岸边生.

对此盟心地,能令滞滤清。

不过,最形象又简洁地描写出黄果树瀑布的雄奇景色的,大概要数瀑布正对岸观瀑亭中的一副对联了,联文写道: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那么,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的景观,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对于黄果树瀑布的成因问题,可谓是众说纷坛.有人认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断陷而成的;有人则认为是喀斯特侵蚀断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村瀑布.由于一个瀑布的形成过程是与瀑布析在的河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的,故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须与白水河的演化发育历史结合起来考虑.这样,黄果树瀑布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成六个阶段: 即前者斗期、者斗期、老龙洞期,白水河期、黄果树伏流期、黄果树瀑布期和近代切割期.其形成时代大约从距今2700 万年至1000 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一个从地表到地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环演变过程。

下一页:龙门飞瀑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