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湖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甘棠湖
来源:中国名湖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江西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东南部受庐山余脉影响,间有矮丘;西北部滨江濒湖.九江市内多湖,中都有风景如画的甘棠湖,南部有与甘棠湖相连的南门湖,东部有琵琶湖、白水湖、老虎塘.这些湖都是纳庐山之清泉和近郊各山垄水而成,山湖辉映,碧水笼烟,成为明媚诱人的风景佳胜.其中,尤为甘棠湖最为驰名。

甘棠湖在九江市中心,面积约270 亩.它南接庐山清泉,西吐余水入江.波平如镜时,湖面映出匡庐山影.清凤徐来,碧波涟漪,湖水轻拍堤岸.波光云影中,重楼飞檐的烟水亭浮碧水而起,一座雅致的曲桥,从岸边延伸到亭上.跨湖长堤上,绿荫森森,繁花似锦,好一派山光水影泛清澜,江城云树画里看的意境.曙光初照,或残阳如血、朗月疏星之时,泛舟湖上,披霞荡月,别有一番情趣。

甘棠湖的驰名,不但在于它的湖光山色,更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动人传奇。

甘棠湖北隅的烟水亭,是湖区最著名的景点.景点面积1400 平方米,有船厅、纯阳殿、五贤阁、镜波楼、浸月亭、翠照轩等景观建筑.相传,早在东汉建安年间,三国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为操练水军,就在此设点将台,从容儒雅、英姿勃发的青年将领高居台上,调兵遣将,指挥若定.如今在烟水亭内有三国史迹陈列,从吴蜀联盟合力抗曹、甘露寺刘备招亲、黄盖施苦肉计诈降、赤壁大战火烧曹操80 万大军,直到吴蜀反目,两败俱伤的历史.临湖眺望,犹见"帅"字旗迎风猎猎,令人怀想"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而壮志未酬的周郎公瑾。

烟水亭,原名浸月亭.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公元816—818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即九江)司马时,建亭千其上.后人因其名篇《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遂命名为浸月亭.北宋熙宁年间,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而名烟水亭.两亭俱在明嘉靖前废毁,明末在浸月亭废址重建,将已废烟水亭之名移此,沿袭至今.明清多次复修增建,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又毁.清末僧人古怀化募重修.1972年烟水亭又一次全面修复,并建曲桥一座,自湖滨蜿蜒于亭上。

烟水亭的纯阳殿中供奉"八仙"之一、曾任浔阳县令的吕洞宾.五贤阁,为纪念晋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唐代诗人白居易、江州刺史李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五位名宦贤士而建.阁后有"水阁幽房"一座.境波楼和浸月亭为烟水亭东西院的庭园建筑,垂柳拂人,山石重叠,分外幽雅清新。

悠久的历史给烟水亭留下了很多诗词、碑刻、匾额、楹联.在纯阳殿左壁有一巨大草书"寿"字的碑刻,传为吕洞宾所书.细细观看,乃"九转丹成"四字组成,一笔九转,气势磅礴,镌工流畅传神.吟咏烟水亭的诗很多,刘文乐的一首既绘景又咏史: "楼阁都从水上居,匡庐青翠落阶徐.一亭独浸古今月,万柳平分里外湖.烟雨常开新画卷,鼎彝如对旧图书.不知当日周公瑾,在此听歌顾曲无."烟水亭内共挂20 余副楹联,为湖光山色增色不少.如: "四面湖山亭在水,半堤杨柳寺藏烟.""叠翠拱亭,现出庐山真面目;四周抱水,生成溢浦好烟波.""晚上孤亭,影倒一湖烟水;夜横高枕,声来九派风涛.""点将快登台,即今烟水苍茫,犹是吴天气象;知音闻顾曲,未识琵琶声调,能符汉代官商? ""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获秋深,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华,他乡沦落;此便是邯郸道,午梦初醒,黄粱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渺茫烟水,缥缈江波."

在与甘棠湖有关的历代名人中,除了周瑜便数白居易最富传奇色彩,最具盛名。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朝廷以"甚伤名教"筹罪名,从太子太傅的官位贬滴至九江.在任江州司马的四年中,白居易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和其他许多佳作,如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文章《与元九书》、感情真挚的长诗《访陶公旧宅》、名篇《庐山草堂记》等等.在白居易到九江的第二年,一个秋夜,他在浸阳江头送别友人.忽闻江船上传来阵阵琵琶声,凄楚哀婉,如泣如诉,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怀.他仔细询问了琵琶女的身世,推己及人,主发出人生际遇坎坷不平的浩叹,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如今《琵琶行》以楷书题刻在烟水亭壁上,供游人诵读.关于白居易写的《琵琶行》,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白居易夜遇琵琶女后,惆怅万分,不禁提笔赋长诗,寄托自己的万千思绪.谁知他刚写了几行就有客人登门造访,他不得不放下笔来.客人一走,他又提起笔,但不多时又有人来打扰.看来家里很难有清静之时.白居易一连搬了几个地方,但江州府谁不知道司马的踪迹呢.这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甘棠湖中的小岛上.白居易一心一意作起他的长诗来.突然,朝廷有圣旨到,府上府下到处找他接旨,但怎么也找不到.当有人寻找到湖边时,发现一向碧波粼粼的甘棠湖,却是云遮雾障,什么也看不见.就这样白居易悠闲自在地在甘棠湖上写了七天七夜,绝世佳作《琵琶行》终告完成.当他知道这七天里曾有圣旨到时,不禁暗暗感谢湖上的烟云帮了他的大忙.要不,这长诗不知何时才能完成呢! 后来,白居易便在湖心小岛上建了烟水亭。

甘棠湖与毗邻的南湖很早以前是一片相连的水面,叫做"景星湖".唐代江州刺史李渤为了便利行人,在湖上筑起了一道长堤,将景星湖一分为二.后人为了纪念李渤,将长堤取名为李渤堤.此堤全长一公里,宛如一条绿色的锦带.堤旁垂柳成行,草坪如茵,环湖浣女捣衣之声,使绿堤更显寂静。

长堤南端有天花宫,又名娘娘庙.据《德化县志》记载,宫系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所建.宫内有娘娘殿、娘娘亭、左右禅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1100 平方米.天花宫东临南湖,西滨甘棠湖,南傍甘棠公园,北与烟水亭相望,风景佳胜.尤队娘娘亭最著,通体木质结构,高12米,六角三层,飞檐画栋,亭内有梯可上,六面均有窗栏,凭栏眺望湖景,耳月为之一新。

下一页:杭州西湖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