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虚的表现里面,最常用的四个字就是“腰膝酸软”。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经常泄精的人肾气亏虚,腰、膝就会出现空、痛、冷、酸、沉、乏力的感受,且不耐久劳,特别是站立时间久了,这种不适感明显加重。因为“久立伤骨”,站得久了就会导致肾气不足,特别是站姿不正确,腰部不放松,导致整条脊柱的生理曲度增大,反过来也会导致腰部的不适。
肾气不足的人站立时,从侧面真是东倒西歪、一波三折,腰往前挺,臀部往后翘,时间长了还会因为腰部酸痛而弯腰驼背,给人一种委琐而不舒展的感觉;肾虚的人坐着的时候不由自主弯腰驼背,好像能够省力一样。我在临床中建议患者坐姿要端正,很多人这样回答:“直着腰坐在那儿太费力!弯着腰舒服些。”其实这些都是内在肾气不足的体现。很多脊柱类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与伤精有很大的关系,其根本在于督脉阳气不充,肾气不足。
肾气不足的人,走路就会脚下无根,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两腿虚浮无力,不扎实。相反,肾气充足,两条腿就特别有力,走路稳重,古人形容为“安步当车”,就是说走路稳健好像车一样缓缓行驶,没有起伏波动。传统内家拳的入门功法就是站桩,通过站桩的锻炼,使得两腿扎实有力,下盘稳固,走起路来稳重,落地生根。传统武术有一句话,叫作“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通过站桩可以补肾强腰,增加内气,从而进一步脱胎换骨、改造生命(详见后文补充肾精的方法介绍)。
古代的相术里面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走路“脚不点地”的话,说明这个人做事情不踏实,而且寿命不长。这是为什么呢?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走路脚跟不点地,说明其肾气不足,而且心浮气躁,这样的人做事情自然不够踏实,而且因为肾气亏虚,所以寿命也不长。所以古人说“寿夭看脚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医学中,有一种病叫作“足跟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从中医角度大体可分为血瘀气滞、寒凝湿痹和肾气不足三种类型。特别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足跟疼痛大多与肾气不足有关。足跟内侧有足少阴肾经通过,因此足跟通于肾。内服补肾中药,外用温阳活血的中药泡脚,效果比较好。在临床中,很多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发生这种疾病,多半属于肾气不足。因为肾气常泄的人,气虚精亏,使脏腑、经络与相关组织失去精气滋养,“不荣则痛”,属于“因虚而致痛”。此外,肾气不足,下肢的经络就会虚弱,特别容易受风寒等外邪侵袭,更容易导致寒凝疼痛。
在养生保健功法“八段锦”里面,最后一式叫作“背后七颠百病消”,通过足跟的起落锻炼身体,特别是震动肾经,可以达到强壮腰膝的功效,其原理就是足跟通于肾。(彭鑫中医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