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印光大师生平简介
来源: 作者:印光法师 ( 瀛楀彿: 鍗�銆€鍗� )

净土法门,自庐山远公开宗,近乞于红螺资福,历代弘扬净土教者,代不乏人。然时久弊生,大化渐衰,净土一宗,亦渐趋微。至清末民初,有印光大师出,莲风溥被,如丽日中天,膺大师教皈心净土者,不计其数。圆瑛法师赞曰:“彻悟大师之后,第一人也。”诚不虚之论。

印光大师(1861—1940),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阳县陈村人,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幼年随兄读儒书,颖悟非常。因读程朱、韩、欧之书,受其影响而辟佛。15岁后,病困数载,得读佛经书,始悟前非,乃回心向佛。清光绪七年(1881)大师21岁,礼终南山南山南五台莲花洞道纯和尚出家。次年,到陕西兴安县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此前,曾在湖北竹溪莲化寺于晒经次,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得知念佛法门之妙。自幼病目,几丧明,至是一心念佛,目疾乃愈。平生自行化他,一心净土为归,即肇端于此。

嗣后闻红螺山资福寺为专修净土道场,于二十六岁时辞师前往,翌年正月朝五台毕,仍回资福。同年十月进念佛堂,后任香灯、寮元及藏主等职。此间,除念佛外,深入经藏,研读大乘典籍。

三十岁,至北京龙泉寺当行堂,苦行培福,潜修密证,长养圣胎。次年住圆广寺,越二载,适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人都迎请《龙藏》,助理需人,众以师荐,相随南下,延居法雨寺藏经楼。

三十七岁时,应寺众坚请,讲《佛说阿陀佛经要解便蒙钞》毕,即于珠宝殿侧闭关,两期六载。出关后,居茅蓬。四十四岁时,为温州头陀寺请藏经,事毕南归,仍住法雨寺藏经楼。至此,出家三十年,终清之世,始终韬晦。

民国二年(1912)五十二岁,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章数篇,次年刊载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读者叹服。民国六年五十七岁,徐蔚如居士得大师与其友三书,以《印光法师信稿》为题印行。次岁,又得大师文稿二十余篇,印于北京,题回:《印光法师文钞》。六十岁时,再集大师文稿数十篇合订二册,出版于商务印书馆,木刻于扬州藏经院。后又迭次增广,排印于中华书局,题曰:《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其文言言见谛,字字归宗,上符佛旨,下契群机,发挥禅奥义,抉择法门难易,发前人所未发。

民国十一年,师62岁,江苏义务教育会成立,呈请省下令用寺庙作校舍,佛家界哗然,大师为此奔走,护教护寺不遗余力。同年,应定海知事陶在东请,推荐智德法师去监狱讲《安士全书》,宣扬因果报应和净土教义,自己应聘为“江苏监狱感化院”名誉院长。是年,陶在东又与会稽道尹黄涵之汇大师道行事迹呈报政俯,请予题赐“悟彻圆明”匾额。贲送普陀,香花供养,盛极一时,缁素赞叹,喜悦异常,然大师对此则署若罔闻。有问之者,答曰:虚空楼阁,自无盛德,惭愧不已,荣从何来?民国十八年69岁,应上海世界佛家居士林请,于该林连日开示,听者蜂拥而至。

大师一生俭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供养香敬,从来不入私囊,助印佛书流通而外,办佛家义赈会、慈幼院等,亟力于慈善事业,广种福田。

大师早就拟欲归隐,于民国十九年二月住苏州,掩关于报国寺,课余则修订四大名山山志,民国二十六年77岁冬,由于抗战,应妙真和尚请,移锡灵岩山寺掩关安居。中外信徒来寺叩关请益,大师对来者慈悲开导,折摄兼施,使闻者悦服。

民国二十九年(80岁)。农历十一月初四,大师预知时至,端坐念佛,安祥生西,僧腊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僧俗弟子建塔灵岩山巅,并于民国三十六年九月十九日将师舍利奉安人塔。大师一生严持毗尼,一丝不苟,六时念佛,三业清净,护教重道,勤奋修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弘扬净土,不遗余力,皈依弟子,众星拱辰。后人尊大师为中国净土宗第十三祖。

师之一生,淡薄名利,严持戒律,通宗通教而专弘净土。曾数次掩关深入经藏,遍览诸经,析其微妙。然最终认定“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实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弥陀誓愿,全收九界,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因而归心净土,一心专念。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作《净土抉疑论》等文,以释信众心中之疑,深入浅出,发微抉隐,尽阐净土法门之胜妙,使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坚信。

在倡导持名念佛的同时,师亦极力劝重因果,常云:“因果一法,为佛家人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途。”无论上智下愚“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白干罪戾也已。”又回:“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道德,如何高超,皆属虚设。”“佛则详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势必改恶迁善,希圣希贤。”否则,若拔无因果,善无以勤,恶无以惩,天下大乱矣。若能明因果之事理,举心动念,唯善是从,决不敢有非分之念及举动,则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

印光大师的生平,因《文钞》和人格的广大影响,全国各地前来皈依的在家众,是相当多的,当时江苏无锡市有一家报纸宣称皈依者有数十万,可见一斑。至于出家众,他基于自己不为人剃度师的原则,生平并未正式收有皈依的弟子。但,事实上效法和追随他的出家众,仍为数綦多。因此,以下将缁素弟子中,较具代表性的六人,作为受印光大师影响的具体例子。其中,出家众的三人是:弘一律师、德森法师、大醒法师。在家众的三人是:高鹤年居士、范古农居士、李炳南居士。

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曾经在上海拜见过印光法师,撰有“两法师”一文。叶不是佛家人士,但他在文章中说道“这位老人在宗教界的地位崇高极了”。事实确实如此,在大师离去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读他的《文钞》,犹凛凛然,生气蓬勃,常为其精辟卓越的见解、正直坦荡的襟怀而肃然起敬,感叹不止,何况当时亲识其面的人呢!大师在宗教界的崇高地位来自于他的崇高思想和他对近代佛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大师留下百余万字的三大部《文钞》,不仅是佛门瑰宝,而且也是近代学术思想界的一笔珍贵财富。他在他所处的中国社会大动荡的年代里,为当时一些想从佛门中求解脱的人指点迷津,找到了一条即是遵循释迦佛创教原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学佛之路。印光法师所提出的一些建设佛家丛林的方针、纲领,一些针砭时弊、改造社会的要略,对于我们今天仍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梁启超在当年读了《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后,称颂说:“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佛家故事


| 鐗堟潈澹版槑 | 鍙嬫儏閾炬帴 | 璁句负棣栭〉 | 鍔犲叆鏀惰棌 | 鐣欒█寤鸿 | 鍏充簬鏈珯 |
鑸嫢浜虹敓缃懧疯埇鑻ュ鑸� 鐗堟潈鎵€鏈�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杈絀CP澶�05000881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