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家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佛家的传入与汉语词汇的融合
来源: 作者:

约公元一世纪,即中国的西汉末,东汉初之际佛家渐入中国。当时中国只把它看着如同中国的神仙道术一样曾斥之为“夷狄之末”,“廓落难用,虚无难信”。但由于它与黄老之学的道术相通之处,故终于落下根来。

魏晋时期,“以无为本”的玄学思想盛行,使佛家成其是大乘空宗依附于玄学迅速传播开来,《光赞般若经》,《放光般若经》等经典相继译出,而且佛家用老庄玄学思想加以解释,受到统治者欢迎。

随着佛家的兴盛,各类佛典纷至沓来。精通于佛家的学者和信徒由忙于华典的翻译事业,这样佛家精典就和汉语词汇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最早从事佛家翻译的安世高,支娄迦谶分别来自安息(今伊朗一带)和月氏(祁连山一带),尽管《道地经序》对他们的评价是“音近雅质”“敦兮若朴,或变为文,或因质不饰。”然而,他们采取的是直译的方法,汉语词汇的特色不鲜明,大多是梵文的音译,如“佛”即“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意为“觉者”或“智者”;“样”,即“禅那”Dhgana 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般若”,即梵文Prjna的音译,又译作“班若”“钵若”,“般赖若”,意译为“智慧”,“妙智慧”等。这些佛经词语的译出,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语词汇,使佛家思想逐渐渗透于汉语词汇的系统中,但由于人们对外来经典认识不深,没有很好地把佛家思想与汉语词汇融合起来。因此,佛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还是不很大。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译经名僧代代不乏其人。通过鸠摩罗什,真谛,不空,玄奘等中外高僧的共同努力,到了隋唐时代,印度佛家经典,特别是大乘佛家精华就已基本完整移入汉地,佛家逐渐被中国文化咀嚼,消化,吸收,变成了中国佛家人士自己的营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家和词汇,产生了如“坐禅”“忏悔”“檀施”“偈颂”“贝叶”“劫数”,等等词语,其中“禅”“忏”“檀”“偈”“贝”“劫”可说是半截梵字的音译,而“坐”“悔”“施”“颂”“叶”“数”则是汉字,如此连缀起来就成了有趣的梵汉复合词。这些翻译佛经的高僧和学者的杰出贡献,使佛家词汇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部分具有汉语词汇特点的词语。-袁江

下页:佛家的传入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