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佛陀菩萨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大唐那些佛舍利的事
来源: 作者: ( 字号:   )

据唐代释道世所撰《法苑珠林》记载,中土有十九座塔是当年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之一塔”,其中第二塔即是“东晋金陵长干寺塔”。长干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一说吴赤乌三年)初立于长干里,隋炀帝坐镇淮海当晋王时,因西京造日严寺没有舍利,曾发长干寺塔,将舍利取入长安。但当时江南大德五十余人都说,日严寺取去的舍利并非阿育王造塔的佛真身舍利。后来日严寺废,崇义寺的道宣和尚为了验证舍利的归宿发塔,得到三枚如白黍米状的舍利和黄色的爪、数十根白发,虽然没见到佛陀的螺发,而爪又没有佛爪的赤铜色与倍于常人大小的特点,他还是携回寺里西南塔下埋葬。当年梁武帝在大同三年曾经改造阿育王寺(即旧长干里长干寺)塔,发出旧塔下的舍利及佛发、爪观看。

先前刘萨诃游行礼塔,到了丹阳登越城四望,见长干里有异气,就到过去阿育王塔的位置集合众人开掘,在一丈深的地方发现了三块六尺长的石碑,其中一块碑有铁函、银函及金函一共三重,盛放三颗舍利及发、爪各一枚,当时就立塔掩埋,而梁武帝发的旧塔就是这一座。之后梁武帝在阿育王寺设了无碍法喜食和无碍法会,迎舍利回宫供养。次年,梁武帝又在阿育王寺设无碍大会,竖了两座佛塔,各用金瓶套着玉瓶装舍利、发、爪于七宝塔中,又用石函盛塔分置于两座塔下,王侯妃嫔也将施舍的珍宝充积其中。而隋炀帝取去长安的舍利、发、爪很可能就是梁武帝曾经掘出供养的,然而,道世又说南来的僧人传言,在梁武帝时这些发爪已经有人怀疑了。道世认为,长干寺的佛骨可能大部分被移到了长安,且仍有部分保存在长干寺,而道宣发掘得那些未必是这一批。换言之,南京曾有过佛真身舍利与发、爪舍利,但因历史原因部分辗转流入关陇,从此各自下落不明。

舍利对于佛家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意义非比寻常。没有舍利就没有塔,而塔才是初期寺庙的中心,礼佛的方式就是绕塔,与今日先殿后塔的寺庙规制大不相同。

下页: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智慧第一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