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家高僧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四大佛家译经师-鸠摩罗什
来源: 作者:

鸠摩罗什(344-413),中文译名称“童寿”。祖籍天竺,生于龟兹。据僧传记载,其父鸠摩罗炎,本可以继承“相位”为官,却“辞避家”。罗什的母亲在当时佛家十分盛行的国度里,也于罗什七岁之时受戒为尼,幼年的罗什亦跟随母亲成为佛门弟子。九岁时,罗什随母至罽宾(今克什米尔),从师盘头达多“受杂藏、中长二阿含凡四百万言”。十二岁离罽宾返回龟兹,途中,在沙车遇沙门须利耶跋陀兄弟,改习大乘,受诵龙树所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大乘经典。此后,其母辞往天竺,罗什留住龟兹,前后计二十六年。在这二十六年间,罗什广研大乘经论,声名日隆,所谓“道震西域,名被东国”。

他的声名也给他带来了坎坷的命运。前秦建元十五年(379),有沙门僧纯、昙充等来自龟兹,盛称罗什“才大高、明大乘学”,引起苻坚的注意。建元十八年,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军七万,西伐龟兹,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迎请罗什东归。结果,龟兹被灭,罗什被吕光所掳。就在吕光破龟兹之时,苻坚被杀,吕光借机在西凉自立为王,强迫罗什娶龟兹王女为妻,不许东行,罗什因此留居姑臧十七年。

后秦弘治三年(401),姚兴兴师西伐吕氏,吕光子吕隆军败投降,罗什遂得来到长安。在长安姚兴待罗什“以国师之礼”,并亲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别立廨舍,供给丰盈”。在姚兴的亲自主持和参加下,八百余高僧集于罗什门下,在西明阁和逍遥园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译经活动。据僧传记载,罗什有弟子三千,著名的称“八俊”、“十哲”,其中僧肇曾著《肇论》四篇,是我国东晋时著名的佛家哲学家;竺道生更是一代名僧,是我国“顿悟成佛”说的最早倡导者;而僧睿、道融、昙影、僧、慧观等十数人亦都名标僧史,业绩不凡。

从姚兴弘始三年到弘始十五年罗什在长安去世的十数年间,在上述众多助手的协助下译经35部294卷。他所译的经典中大多数是大乘经论,其中重要的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这些经论,对大乘佛家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佛家宗派理论的形成有着划时代的影响。他所译介的“三论”是中国三论宗所依据的基本经典,他本人亦被佛家史家奉为三论宗的鼻祖之一;《妙法莲华经》等则是中国天台宗赖以创宗的主要经典;其他如《金刚经》等则更是家喻户晓,对我国掸宗的形成亦起过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的译经史上,罗什之时首开集体译经的先例。罗什手执胡本,口宣秦言,然后有众多弟子为其笔受以及“详其义旨”、“校正检括”。这种译风被后世继承并形成一整套译场制度;同时,罗什译经重视文质结合,他的译文在忠于原文和文字的表达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在译经史上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贡献。我们可以这样说,鸠摩罗什是玄类以前我国最著名的翻译家。

下页:四大佛家译经师-唐代名僧 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