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佛家高僧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太虚大师:民国四大高僧 人生佛家的倡导者
来源: 作者: ( 字号:   )

太虚(1889年-1947年)近代高僧,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号太虚。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光绪三十一年16岁,入苏州小九华寺披剃为僧。太虚一生创办或主办的僧教育学院有: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世界佛学苑、重庆汉藏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北京佛家研究院等等。1947年3月17日,太虚于上海玉佛寺圆寂,后得舍利子300余颗。

太虚的人生佛家思想是一个体系,在人生佛家的总框架下,里面包含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人生佛家的思想和人间净土思想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与时俱进思想是基础,人生佛家是理论,人间净土是目标。三者一体,不可分割。换言之,这三种思想构成了太虚人生佛家思想的总体,并且成为他的人生佛家思想理论的三个支撑点,就像一个三角形一样,具有非常稳同性。而且这三种思想都与佛家的现代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只有将此三种思想结合在一起时,才能看出他的博大与精神,才能真正地了解他的现代意义。

太虚在48岁时,曾经发过感慨,对自己走过的道路和所创建的佛家思想用了偈文来进行总结。他说:“堕世年复年,忽满四十八。众苦方沸腾,遍救怀明达。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在太虚看来,佛家始终是一种救世的学说,特别是在当代,由于世风的低下,佛家更要突出他的救世的品格,而且佛家的特点是在十治心,既然治心,就要在人格上下功夫,所以人格的完成,也就是佛的完成,这就是人生佛家的最后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中国僧人。俗姓吕,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光绪三十年(1904)于苏州平望小九华寺出家,同年依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1909年随寄禅参加江苏省僧教育会,又于南京金陵刻经处祗洹精舍从杨文会学佛经。1911年在广州组织僧教育会,住持白云山双溪寺。时值黄花冈之役,因作诗凭吊,不容于清廷,遂离粤返沪。1912年与同学仁山等创设中国佛家协进会,后中国佛家协进会并入中华佛家总会,被推为会刊《佛家月报》总编辑。撰文宣传“佛家复兴运动”,建立新的僧团制度。1917年应请至台湾弘法。曾在上海与章太炎等组织觉社,出版《觉社丛刊》,后改为《海潮音》月刊。1922年创办武昌佛学院。1925年率佛家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佛家大会,并考察日本佛家。1927年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闽南佛学院院长。1928年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佛学会,是年秋出国访问,历游英、法、德、比、美诸国,宣扬佛家。与英、法等国学者共同发起,在巴黎筹组世界佛学苑,为中国僧人去欧美传播佛家之始。1931年在重庆北碚缙云寺创办汉藏教理院。1943年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佛家整理委员会主任。1947年病逝于上海玉佛寺。他对法相唯识深有研究,并主张把唯识思想应用于现实社会。主要著作有《真现实论》、《法相唯识学》、《起信论研究》、《整理僧伽制度论》、《太虚大师寰游记》等,门人辑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林子青)

下页:谛闲大师:神通三教 辩才无碍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