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史园地 < 生活点滴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赵氏孤儿》在西方
来源:《华夏文化惊四海》 作者: ( 字号:   )

《赵氏孤儿》是元杂剧家纪君详根据《左传·宣公十二年》和《史记》等文献而编写的一出悲剧.记述的是春秋晋灵公时,赵盾与屠岸贾两族之间因政治斗争而发生矛盾冲突,权臣屠岸贾因而杀戮赵家满门300 余口,赵家门客程婴、公孙杵臼等,以忠勇气概,舍身救护赵氏孤儿的经过.这是一出表现忠臣义士与权奸弄臣斗争的历史剧,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歌颂了忧国忧民、忠直清正的英雄人物,鞭挞了狠毒凶残的奸臣.全剧矛盾尖锐,冲突激烈、角色性格鲜明,英雄人物的自我牺牲精神,感人至深,充满浓烈的悲剧气氛,几百年来在中国经久不衰,成为我国古代文艺史上灿烂的瑰宝,影响深远。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出典型的中国悲剧,在西方文化界引起巨大震动.在《赵氏孤儿》产生500 年后,一个在中国传教并精研中国文化的法国人马若瑟看到了它,不禁被深深感动.他认为这是一出很具中国味的悲剧,真正体现了中国文明的程度和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于是在1731 年,他将《赵氏孤儿》译成法文,并托人带回法国,登载于1735 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立时读者如潮,好评叠起,迅速传开,《赵氏孤儿》也就成了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马若瑟由此而成为第一个将中国古典戏剧介绍到欧洲去的人.可喜的是,《赵氏孤儿》法译本一经发表就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人们纷纷趋之而读,英译本、德译本、俄译本相继出现,剧情迅速传遍欧洲。

《赵氏孤儿》不仅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曲折情节折服众人,且对欧洲戏剧文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引起戏剧评论家、剧作家的浓厚兴趣.此后80 年中,欧洲相继出现了四五种改编本,英国剧作家把它改编成《中国孤儿》,意大利人把它创作为《中国英雄》的歌剧,都获巨大成功.而当时欧洲文学巨匠、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马若瑟译本后,即刻也对之产生热爱之情,他说: 戏剧之发达,最早仍莫过于伟大的中国和雅典! 并认为此作品比欧洲同时代戏剧要高明很多倍,简直是一部伟大的杰作! 评价非常之高! 而且他还着手改编马若瑟译本,于1755 年写成了名为《中国孤儿》的大型五幕历史剧.不同的是,伏尔泰的剧本把故事从春秋时代移到了元朝,讲成吉思汗占领北京后,搜捕前朝孤儿王子及托孤寄命的忠良大臣冒死救孤的感人故事.当然,伏尔泰《中国孤儿》的写作另有动机.1775 年此剧在巴黎首次公演就引起轰动,各种报刊纷纷点评,给予高度赞扬.有的报刊甚至由此评论: 伏尔泰是18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英国作家也加以修改,在伦敦上演获极大成功,剧本很快风靡欧美舞台.就在《赵氏孤儿》红得发紫之际,另一个偏爱中国文学和哲学、当时德国的大文豪歌德,也对之发生了浓厚兴趣,受此剧的启迪,他着手创作歌剧《爱尔潘诺》,这出德国式的悲剧虽未最终完成,但从其创作意图,也可见《赵氏孤儿》对这位大作家的影响。

18 世纪《赵氏孤儿》,风靡欧洲,使许多西方人了解了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和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并且对欧洲戏剧文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中国与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下页:阿姆斯特丹的神州医药中心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