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生活之友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苏东坡的个性
文章来源:《苏东坡传》 作者:zy ( 字号:   )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他即兴的诗文或者批评某一件不合意事的作品都是心灵自然的流露。他的作品蕴含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候顽皮,有时候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

苏东坡有魅力。正如花朵的美丽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分。他感觉强烈,思想清晰,文笔优美,行动果敢。

他固执,多嘴,妙语如珠,口没遮拦,光明磊落,多才多艺。

难怪他快快活活,像旋风般活过一辈子。

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去参观一座庙宇。他们进入前殿,看到两座凶猛的大神像,是镇邪的门神。

“这两个菩萨,哪一个重要?”苏东坡问他。

“当然是拳头大的人重要。”佛印说。他们走入内殿,看到观音菩萨手持念珠。

“观音也是菩萨,她数念珠干什么?”苏东坡问道。

“喔,”佛印说,“她也学别人拜佛呀。”

“拜哪一个菩萨呢?”苏东坡说。

“咦,拜观音菩萨呀。”

“这是怎么回事?她是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拜自己呢?”

“咦,”佛印说“你知道求人不如求已嘛。”

苏东坡的威望曾经害一对夫妻反目。学者章元弼很崇拜东坡。他相貌平凡,却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婚后太太发现丈夫整夜读苏东坡的诗,不爱理她。最后她实在忍无可忍,就对丈夫说“原来你爱苏东坡甚于爱我!好,我要离婚。”

当时苏东坡大受欢迎,许多文人甚至仿戴他的帽子。他戴的帽子特别高,顶上窄窄向前弯,后来成为著名的“子瞻帽”。有一天他陪皇帝到醴泉看戏,宫中戏班正在演出。一个丑角在台上戴这种帽子吹牛说,“我的作品比你的好多了!”“可以见得?”其他演员说。“你没看见我戴的帽子吗?”丑角说。

苏东坡曾经对钱勰自称他喜欢以前乡下简朴的生活。他说他们晚餐只有白饭、萝卜和清汤;他却十分快乐,十分满足。有一天钱勰下帖请他吃饭,帖子上说,“将以三白待客。”苏东坡没听过“三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他欣然赴宴,发现钱勰只准备了三样东西: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苏东坡想起自己的大话,知道他被愚弄了。苏东坡不动声色,过了一段日子才下帖请钱勰吃“三毛”餐。钱勰赴宴,发现桌上空空如也。苏东坡请他坐下,两人对坐半天。过了很久还没有莱上来,钱勰说他肚子饿了。苏东坡郑重其事请朋友快吃三毛(没),“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非三毛而何。”

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期间,晚上常锁禁宫中。有一个很崇拜他,拚命搜集他的亲笔题字,常用十斤羊肉向苏东坡的幕僚换取东坡每一张短笺。苏东坡知道这回事。有一天秘书要求东坡答复一个朋友的口信,苏东坡用口头答复。秘书再来,东坡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那人坚持要你用笔答复。”秘书说。“传语本官,今日断屠。”东坡答道。

有一次一个藉藉无名的学者来看东坡,带着一册诗,问东坡意见如何。这位穷学者朗诵他自己的作品,音调抑扬顿挫,显得很得意。“大人觉得鄙作如何?”他问道。

“可得十分。”苏东坡说。

对方面有喜色。东坡又说:“诗有三分,吟有七分。”

苏东坡说,他的朋友文同久习书法未能成功,有一天在山道上漫步,看到两蛇相斗,才领悟其中的窍门。他由两蛇的韵律得到灵感,将它们蜿蜒的动作并入书法风格中。另一位书法家曾望见樵夫和村姑在狭路相逢,从而领悟韵律的秘诀。两个人都迟疑半晌,想让路,结果两人都茫茫然不知道谁该停下来等对方过去。这两个人前前后后的动作造成一种张力、冲击和反冲,据说这位书法家第一次明了书法的原理。

有一个商人因债务而受审。被告是一个年轻人,苏东坡要他说明原委。“我家卖扇为生。”被告说,“去年父亲死了,留下一些债务。今年春天又连连下雨,大家都不需要买扇子。不是我故意不还债。”

苏东坡沉吟半响。忽然想到一个主意,眼睛不觉一亮。他看看桌上的笔墨,打算一展身手。

“拿一堆扇子来,我替你卖,”他对那人说。那人回家拿了二十只白绢团扇。苏东坡用桌上的判笔写草书,画枯木竹石。一个钟头左右二十只全画完了。他拿给那个人说,“出去还债吧。”那人没想到自己这么幸运,连忙拜谢大人,抱着扇子走出去。苏东坡画扇子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他一跨出府门,身边早围满群众,大家争相以一千钱买一把扇子,几分钟就卖光了。买不到的人遗憾不已。

苏东坡和西湖今日的面貌仍有很大的关连。西湖使杭州得到“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本身更是人类设计才华最完美的发挥。人类加以开发建设,却能恰到好处,不是侵犯自然。这是经过整修的大自然,却不是扭曲破坏的大自然。杭州十景包括东岸的“柳浪闻莺”。还有苏东坡在湖心小岛上开发的“三潭印月”。无论晴雨,西湖没有一个角落不使游客屏息惊叹。两道长堤跨过湖面,一是白堤,一是苏堤,分别由唐朝白居易和宋朝苏东坡这两位大诗人所建立。杭州的繁荣一向和供水息息相关。杭州建市起于唐朝,苏东坡整建西湖之前,西湖不断缩小,到处盖着葑草。苏东坡完成杭州的运河系统和城内的六个水库,马上开始整建西湖,苏东坡列出五个不能坐视的理由。说也奇怪,第一点竟是佛家的说法,怕鱼儿遭殃。其他各点分别是清水供应,稻田灌溉,运河流水,最后提到造酒的好水源,这一点和政府岁收有关。请求获准,动工修湖,四个月就完工了。安置挖出来的野草和泥土又成为一个大问题。苏东坡灵机一动,决定用来建长堤。可缩短了南北两岸的距离,又能变成美丽的漫步场所。上面有六座拱桥,九座亭阁。如何使西湖永远不生葑草也是一个大问题。苏东坡想到一条妙计,把岸边的湖面开垦出来,给农夫种菱角,农夫自会定期负责除草工作。他请中书省把这笔岁收留做长堤和西湖的维持费用。

苏东坡不单是美酒鉴赏家和试验家,他还自己造酒。他在定州任职数月,曾试做蜜柑酒和松酒,甜中带有点苦味。在“松醪赋”中他曾提到松脂的蒸法,制酒的过程倒不清楚。到了惠州,他特酿桂酒。造酒只是他的嗜好,他死后经常有人向苏过和苏迈乞讨他们父亲酿酒的方子,尤其是苏东坡信中、诗中常提的蜜柑酒。儿子们大笑,苏过说:“家父喜欢实验,他只试过一两次,蜜柑酒味道就像土酥酒。”苏东坡也许不太有耐心,不肯一心一意试到底。据说大伙儿喝了他在黄州所酿的“蜜酒”,常常闹腹泻。

杭州有一位制墨名家,他的产品比别人贵两三倍,因为他自称在海南岛曾向苏东坡本人学到秘方。有些学者问苏过他父亲有什么制墨良方。苏过笑着说:“家父没有什么秘方。我们在海南岛无事可做,他就随便试着玩。有一天潘衡(制墨名家)来了,家父和他在一个小房间烧松脂油制墨。半夜房间着火,差一点把屋子烧掉。第二天我们由残迹中找到几两油墨。但是我们没有胶,家父用牛皮膏设法和油墨混合。很难固化,所以只做出十几条手指般大小的黑墨。家父大笑一场。不久潘衡就走了。”时人发现潘衡做的墨确实很好。显然他制墨的秘方是向别人学来的,只不过借苏东坡的盛名来销售罢了。

苏东坡闲来无事,习惯到乡间四处采药,分辨各种药草。他写了不少有关药草的笔记,照他的说法,把荨麻敷在风湿起始的肿痛关节上,全身各处的酸痛都会停止。他还热烈信仰苍耳。他写下苍耳白粉碾制的办法,白粉吃下去据说可以美化皮肤,“满肌如玉”。有些笔记谈到蔓菁、芦菔和苦荠,苏东坡称为“葛天氏之遗民”的美食、营养价值高,味道又好吃。

苏东坡的一生相当坎坷不幸,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宝藏。

 
下页:冒险旅行十则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