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世界趣闻 < 休闲文章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生物界的螺旋之谜
来源: 作者: ( 字号:   )

2000多年前,科学家阿基米德发明了螺旋式水泵,并且写出第一部关于螺旋结构的科学著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螺旋体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却是直到本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之后才触发起来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把螺旋和生命这两个原来毫不相干的概念紧紧地联系了起来。

各种反刍动物(例如牛、羊等)的头上,往往都长着一对美丽的螺旋形弯角,由附着皮肤的骨锥状体组成,由表皮负责制造出一种化学成分和类似毛发的物质,形成为角鞘。至于其对数螺旋线形状,则是在一定规律支配下生长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角底狭窄区域内的组织,不断分裂生长,角就不断伸长。如果各边增长的速度一样,那么长成的角就会是笔直的;如果角的一边生长速度比另一边快,那么角就长弯了。正是由于不等速生长之故,才形成了螺旋样的弯角。

田螺、蜗牛之类的外壳,也都呈现为美丽的对数螺旋形。可能向右旋,也可能向左旋。从遗传学试验的材料来看,向哪个方向旋转,主要取决于一对基因,右旋为显性,左旋为隐性。在生长过程中,新的部分通过衍生物的连续增长,长在旧的部分之上,始而不断,从小到大,形成了通常的螺旋美。有趣的是,新增生出来的每一部分,都严格按照原先的对数螺旋结构规律,从不改变。随着壳腔内生命体的长大,外壳也按照不变的比例长大,于是最后长起来的成体有了恒定的美丽外型。

至于其他方面,人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奇妙的例子。如蜘蛛,总是固执地纺织螺旋形的丝网;灵巧的小松鼠,很喜欢按照螺旋形路径在树杆上爬上爬下;许多种植物的叶子,都是按着螺旋形曲线缠绕支架向上生长。据说著名诗人歌德,在 1831年还专门写过一篇题为《论植物的螺旋生长倾向》的文章。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生命和螺旋形之间,其实有比当初的想像深刻得多的内涵。1950年,著名生化学家鲍林首先阐明,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长链结构是螺旋形的,当时把它定名为O-螺旋。后来发现,不但纤维状蛋白质有O-螺旋,而且球状蛋白质也有O-螺旋。此后,接二连三的发现进一步证明许多大分子都有形成螺旋形的共同倾向。如直链淀粉——多聚糖、生物膜中的磷脂,以及DNA分子。除此之外,学者还注意到,一些亚细胞器也有形成螺旋体的趋势。

现在,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分子水平和宏观水平间的密切相关性。例如,许多黑人都长着一头自然卷发,非常美丽,而我们黄色人种绝大多数都长着硬直型毛发。其根源竟在于两者分子结构上的差异。黑色人种的角朊蛋白结构呈螺旋形,而黄种人角朊蛋白的结构是直形的。于是两者在宏观上就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同。

顺便说一句,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做一个简单实验来增强印象:拿一根湿头发,抓紧两端向外拉,你会发现,这根湿头发可以拉至原来长度的两倍!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伸缩性呢?原来在拉的过程中,组成头发的O-螺旋结构,邻近两圈螺旋之间较弱环节虽已被拉裂开,但氨基之间的多肽链却没有拉断,所以整根头发仍然完好。就像把一根螺旋形铅丝拉直了那样,这时虽长了许多,却还是保持完整。你看,宏观的变化和微观的原因,不是紧密联系的吗!

总之,上述事实都在告诉我们,不管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螺旋形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图案之一。

 
下页:首任法老墓之谜 以胎儿般姿势面对太阳西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